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長城這個廠商基本上都是SUV車型為主,畢竟哈弗、魏派等品牌SUV車型受到很多消費者青睞,但是在2010年的時候,長城也有一款轎車車型,曾經取得過月銷近2.5萬輛的成績,在當年的轎車市場上也是呼風喚雨,而如今卻廉頗老矣,每月銷量只有三位數,在國六排放車型即將實施的7月份,很多地區也將面臨停售的境地,這個車型就是長城C30。 長城C30之前屬于騰翼系列,之前還有過C50這一中型轎車,而長城C30則屬于小一號的緊湊級轎車,最新年款車型還是2016款,指導價為6.29萬-7.49萬元,目前市面上還有著3000-7000元不等的優惠,算下來5萬多元就拿買到最低配的車型,不過在競爭激烈的轎車市場,長城C30確實沒有了當初的地位,存在感很低。 外觀方面,長城C30有著一副大氣耐看的前臉,U型的進氣格柵和多道鍍鉻飾條組合在一起,拉伸了橫向視覺寬度。大燈內部還帶有透鏡結構,可惜全系都只配備了鹵素材質燈泡,而且只支持高度可調功能,另外保險杠兩側集成了霧燈和LED日間行車燈。 長城C30的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471*1705*1480mm,軸距為2610mm,體型屬于緊湊級轎車中的小個子,比經典款的福特福克斯還要小一圈。從側面看過去,車頭和車尾線條也沒有修長的感覺,上腰線的設計較為明顯,下腰線線條不明顯但與后輪拱連成一體。 另外,長城C30全系標配了15英寸多幅鋁合金輪轂,并匹配185寬度的佳通輪胎,規格在同級別也是比較落后的水準,只相當于小型車的輪胎規格,不過四輪還都是盤式剎車,而且備胎也是全尺寸規格。 來到車尾,長城C30設計也比較耐看,尾燈造型較為大氣飽滿,內部還帶有L形狀燈帶,通過鍍鉻飾條連接兩側尾燈,單邊單出排氣管采用了隱藏式結構,總體上看比較符合家用轎車的風格。 進入車內,長城C30的內飾經歷過一次改動,上深下淺雙色的內飾風格和造型雖然不是最新潮流設計,但也不落伍,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審美,并采用了多線條和各種材質來凸顯層次感。7英寸的中控屏幕不支持觸控操作,而且只支持藍牙電話和導航功能,實用性方面已經遠落后于時代。 做工方面,長城C30的中控臺上半部分依然采用了硬質塑料材質,而下半部分則覆蓋了金屬漆面飾板,空調出風口周圍包裹了一圈黑色亮面材質,使得內飾的質感也比較到位。多功能方向盤則是全系標配,并采用了打孔皮質包裹手感更為細膩。 安全性配置方面,長城C30全系標配了雙安全氣囊,而ESP和上坡輔助只有中高配車型上才配備,這兩點比較落后,諸如倒車雷達、倒車影像還是全系標配比較厚道。舒適性配置方面,長城C30全系標配了定速巡航、仿皮材質座椅、電動調節加熱外后視鏡、自動空調等基本配置,而中高配車型則增加了電動天窗、無鑰匙進入、電動折疊外后視鏡等少數配置,總體上配置水平已經落后于時代。 對于身高1.8米左右的駕乘者來說,長城C30的前后排頭部空間分別為1拳和3指,后排腿部空間接近1拳半,屬于夠用但不寬敞的水平,而且后排座椅并不帶中央安全頭枕,中央地臺凸起幅度不明顯。總體上后排適合乘坐兩名乘客。 這臺C30實車屬于手動低配車型,并不帶有電動天窗,而后備廂常規容積為510L,這一表現也屬于同級別中等偏上的水準,后排座椅支持按比例放倒,可進一步擴展實用性。 動力方面,長城C30全系都搭載了一臺自主研發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為78Kw,相當于106馬力,最大扭矩為138Nm,匹配5速手動或者6速AMT序列式變速箱,其中手動擋車型0-100公里加速成績在12秒開外,屬于較為一般的水平,而百公里綜合油耗為7L左右,而AMT車型加速過程中有一定的頓挫,成績也更加一般,而百公里綜合油耗也在8L以上,總體上看,這兩套動力總成已經落后,只是油耗表現還不錯。 底盤方面,長城C30采用了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和后扭力梁非獨立懸架的結構,底盤調校偏向舒適,過減速帶或者起伏顛簸路面時,懸架的震動比較明顯,舒適性方面會打折扣。 綜上所述,除了油耗,長城C30的各項綜合指標和表現均后落后于時代,在很多國產品牌車型產品力均有大幅度提升的背景下,長城C30的表現讓消費者提不起興趣,就算是價格目前也沒有太大優勢,畢竟這個價位中,奇瑞艾瑞澤5、吉利遠景都是更加適合的選擇。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長城C30從輝煌到如今衰落的過程,也正是國產品牌車型技術不斷提升,產品力表現不斷優化的縮影,這一過程也促使很多合資車型不斷下調車型指導價,在SUV領域更是如此,長城對于國內SUV市場的促進作用有目共睹,哈弗H6常年占據銷量榜首,魏派品牌車型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C30的衰落也正說明市場在不斷進步,長城也會不斷推出新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