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新能源產業的相互滲透和發展,一夜之間一股“智能電動汽車”的熱流涌入了中國市場。本期的主人公沈暉和他的威馬汽車正是推進概念的先行者。 ▼ 創業者 眾所周知,沈暉在傳統汽車領域擁有著令人驚嘆的職業履歷,被業內譽為“中國汽車工業全球化第一人”。名利雙收的他為何仍要堅持從零創業?沈暉告訴愛卡汽車,從小到大,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他都是不拘一格、喜歡挑戰、結果導向極強的人。與此同時,汽車產業目前正處于歷史性的轉折節點上,他洞察到,傳統汽車行業需要進行變革,特別是中國汽車市場,要在電動化、智能化、自動化、共享化方面發展。這個過程中需要很好的產品,來承接“新四化”的具體落地。性格使然,機遇使然,威馬汽車由此應運而生。 以威馬為代表的新造車企業擁有著與傳統車企不太一樣的邏輯,那么是否意味著沈暉以往的經驗,會成為他未來的束縛?沈暉對此并不認同,反而覺得這是個很巨大的優勢。因為汽車行業需要在技術、管理、銷售、服務等多方面有創新。如果沒有一定的積累,是很難有創新的。所以他和威馬現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未來可以跳的更高。 雖然沈暉“武功蓋世”,但創業之路依舊充滿荊棘,他坦言一路走來克服過的困難非常多。創新是威馬的靈魂,威馬雖然在“產品創造”方面申請的專利已經超過430個,并且還有數千個正在準備中。但還是要在保護好自己知識產權的情況下,繞開他人已有的知識產權再創新。“產品制造”方面,威馬的供應鏈相當龐大,一款新產品的推出需要數百個供應商協同支持,雖然每個供應商基礎水平都很高,但不見得做具體項目的時候都完美無缺。這時沈暉要調動他們的研發資源,與威馬進行聯合研發。“產品運營”方面,產品交付給用戶后,后期的服務一切要圍繞用戶的需求來展開,各個環節威馬需要不斷的加以完善。 挑戰不斷,困難重重,但沈暉覺得好在自己擁有出色的團隊,來支持企業渡過難關。他認為威馬團隊既有傳統汽車的積累,又整合了互聯網行業的精英群體,更有幸是能和一群同道合的伙伴們一起來從零開始。雖然一路走來填坑無數,但創立威馬依舊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