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汽車行業越久,就越發的感覺迷糊。翻來覆去大家老是說著啥豪華品牌、豪華品牌的,而且這些豪華品牌也一直都在不停的、不歇氣的強調其豪華性。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那些所謂的豪華感,到底是運用了哪些方式營造出來的。 首先,咱們得先界定,什么是豪華感? 作為一種感覺,豪華汽車應當是在向人們傳遞一種豪華感。這種“感覺”主要包括了視覺、嗅覺、聽覺、觸覺,當你踏進一輛豪華車,關上車門,就如同走進了溫柔鄉。 豪華感通俗的說是源自于“比較”與“稀缺性”,豪華的標志便是必須超過純粹的功能需求。 豪華的載體必須是大個兒 先來一個咱們在美國大片兒里經常能看見的情景,比如《了不起的蓋茨比》里的這一輛上個世紀的碩大的布加迪,整個車長超過6.4米,軸距長達2.4米。當時我在屏幕里看著這車都覺得大,跟那個刨土機似的。超長的車頭以及輪子之間的跨度告訴了我,這車,不簡單。果不其然,這丫就是當時豪門貴族的座駕。 縱然現在是21世紀了,咱們平常在路上見到的各種各樣的豪車也沒有這么夸張了。但是回想一下,那些豪車從你身旁駛過時,是不是都帶著長長的車身,劃過一股股沉重的感覺?這就是豪華感的一種體現方式——壓迫感。 以寶馬3系、5系、7系為例,整個車身長度以及軸距隨著級別的增加而增加,這是成正比的。級別越高,則顯得更加修長穩重。一輛B級車與一輛D級車,哪怕是一個不懂車的人也能分辨出氣場上的強弱。 豪華的內飾必須是考究的 如果說外觀是尺寸上的豪華,那么在內飾上,便是將豪華感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地方。 以勞斯萊斯為例,當我們看到勞斯萊斯內飾后,真的可以從每一個細節感受到它的精心打造、極盡奢華。高級的木頭材質,清晰厚重的木紋、金屬、塑料、皮革的層次感。幾乎每一個細節都能讓你感到滿足。 而這一切的一切,拋開用料的,都得從工藝流程說起。 在制作工藝上,每一個一線廠商對于按鍵的縫隙、凸起高度、弧度、尺寸都是相當考究的,也都有一套統一的設計標準,這些也都側面反應了其設計理念和品牌文化。 當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些工藝很簡單時,卻不知道它的背后是道道繁復至極的流程;而當我們看到這些工序變為成品后,才能理解其背后的用意。 比如這個看起了“壕氣沖天”的賓利后備箱。 豪華的體驗必須儀式滿滿 一百萬和二百萬的車在外觀和內飾上是看不出啥區別的。 若說豪車與頂級豪車之間最大的區別,估計就是那B格和服務帶來的儀式感了。相比之下,什么高等的皮革、木料與人工費比起來根本不算什么。 頂級的豪華車往往會說,多少張頂級小牛皮,有多少個人用了多少天純手工包裹、縫制而成,而且包裹、縫制的針法獨一無二,傳男不傳女,每一針都是嚴苛的多少英寸…… 同時還享受著上百位各領域全球最頂級的師傅專門服務,這才是儀式感,這才是最大的B格。 從車還沒出來的時候,豪華感就體現在了每一處細節上。 寫在最后: 簡單說來,豪華感是長久以來積累出來的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從品牌、設計、做工、用料、服務、細節等散發出來,而這些東西一旦達到極致,想不豪華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