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我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2.8,環比下降9.9,同比下降0.5,位于50榮枯線以上,說明疫后汽車流通行業景氣狀況有所改善。二手車方面,7月交易量為126.15萬輛,同環比分別增長4.0和3.02,交易金額為779.79億元,已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 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肖政三表示,雖然5月以來,全國汽車銷量同環比已明顯回升,但整體看我國車市疫情后并未出現“報復性增長”,預計全年新車、二手車銷量仍“雙雙下降”,建議汽車廠家以銷定產,經銷商則應理性預估市場需求,從而盡量減少庫存積壓,避免陷入價格戰怪圈。 昨日9月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舉行8月數據發布會。當月,我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2.8,環比下降9.9,同比下降0.5,庫存預警指數位于50榮枯線以上。 流通協會方面表示,8月庫存預警指數同環比雙降,說明疫情后汽車流通行業景氣狀況有所改善,但仍處于不景氣區間,6、7、8月預警指數沖高回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市場需求的不足。由于7、8月為傳統淡季,廠家加強營銷政策力度消化庫存,部分經銷商因庫存壓力仍面臨以價換量的不利局面,經營風險加大。 從區域指數情況看,北區指數為53.2,東區指數為52.7,西區指數為49.7,南區指數為57.1。南方地區近來受汛期及臺風影響,消費者到店率下降,庫存壓力延續。 從品牌類型看,8月進口amp;豪華品牌、主流合資、自主品牌庫存指數環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費升級換購和豪華車價格下探雙重驅動下,豪華品牌庫存指數已進入50以下的景氣區間。自主品牌在汽車下鄉政策的推動下銷量雖有上升,但仍有較大庫存壓力。 流通協會認為,隨著消費旺季“金九銀十”的到來,車市銷量有望持續增長。9月起,開學季以及金秋新婚潮包括上半年因疫情推遲結婚的人士將釋放部分購車需求。同時,即將開幕的北京國際車展也將在提升汽車銷量方面起到一定帶動作用。 從銷量來看,7月,我國全口徑乘用車新車共銷售166.2萬輛包括國產與進口車,同環比分別上升13.2和0.1,同比數據大幅升高,是因為去年同期國五國六切換導致基數較低。不過,全口徑乘用車1-7月車累計銷量仍同比下降21.9,為960.8萬輛。流通協會提醒,由于近幾月銷量數據包含疫情期間抑制性需求的釋放,未來幾月能否持續穩定,仍有待觀察。 二手車方面,7月,全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為126.15萬輛,同環比分別增長4.0和3.02,交易金額為779.79億元,已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信息部主任李鑫表示,二手車市場7、8月“淡季不淡”成一抹亮色,預計9月全國二手車交易量將達到135萬輛左右。 1-7月,我國二手車累計交易677.79萬輛,同比仍下降16.06。其中3萬元及以下價格區間的車輛增長10.75,3-5萬區間增長1.32,其余價位區間銷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5-30萬元價格區間與歷史同期相比下降較為明顯,為5.27,3萬元以下區間增幅最大,二手車市場的下沉趨勢明顯。 實際上,我國新車銷量以及汽車保有量均已超過美國,但二手車交易量卻僅為美國的37.09。流通協會認為,與美國情況相比,我國品牌經銷商在二手車業務方面存在巨大發展空間,其二手車業務收入占比僅為2.2,而同樣的指標在美國品牌授權經銷商處高達31.7,所以基于汽車產業龐大的上下游市場,建議開展新車、二手車雙驅動策略。 對于后期的市場走勢,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肖政三表示,雖然5月以來,全國汽車銷量同環比已明顯回升,但整體看我國車市疫情后并未出現“報復性增長”,預計全年新車、二手車銷量仍“雙雙下降”,建議汽車廠家以銷定產,經銷商則應理性預估市場需求,從而盡量減少庫存積壓,避免陷入價格戰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