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9輛!如果這個數字是單一車型的月銷量,疆哥會覺得在車市寒冬下,這數字還勉強看得過去。但當這個數字變成了福特的單月總銷量時,疆哥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巔峰的時候這個百年品牌還能月銷十萬,現在跌得居然連眾泰都不如。 說福特混得不好,很多人都知道,但具體混得有多差,大家可能就沒多大概念了。在2016年11月的時候,福特第一次拿到月銷十萬的成績,但那也是唯一一次,在度過2016年之后,福特就從進無止境變成了退無止境,開始了接近26個月的銷量同比下滑。為什么曾經人人看好的福特,落得拔毛鳳凰不如雞的下場呢? 首先,對于一個有實力的合資車企,最需要注重的其實應該是本土化戰(zhàn)略。要知道本土化的競爭優(yōu)勢是十分顯著的,尤其是對于中國這樣汽車文化不太成熟的市場。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大眾汽車了,可以說國人喜歡什么,他們就造什么。拋開產品力不說,從消費者的根本需求出發(fā),取得的成績自然不會太難。 而福特呢,卻是在固守原汁原味的美國車,對國人喜愛偏好漠不關心。在國內大多數消費者都厭惡三缸機的時候,福特卻在強行推三缸車,把勉強算得上熱銷的福克斯、福睿斯都裝上了三缸機,結果可想而知。 其次,慢節(jié)奏的推出新品,保持不住市場熱度,也是無法忽視的一個問題。現在的汽車市場早已度過產品匱乏的年代,進入到了百花齊放的時期,每個品牌都在不斷的改變升級,推出各種符合市場要求的新車。 而福特呢,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SUV暢銷的時候,征戰(zhàn)市場6年的緊湊型SUV翼虎卻遲遲不肯換代,就一個簡單的中控大屏,都要放到2019款才加上。動力總成更是還用著4年前的1.5T發(fā)動機,微調成了EcoBoost 180接著用。對自己旗下的產品都不走心,消費者怎么對你的產品走心呢? 面對自身的慘淡窘境,福特當然不可能坐視不管,它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再“搶救”一下自己,上演一波絕地求生。 一、加快更新換代節(jié)奏,推出新品 在對老產品進行改款換代的同時,也加快推出新品的步伐,這樣才能保證品牌的熱度。之前的福特是不關注這點的,但在經歷過連年的銷量下滑之后,它終于認清了這點。于是福特決定加快本土化進程,從2019年開始福特將把5款車型轉到中國生產,到2025年,福特汽車將在中國市場推出超過50款新車型,雖然還是有點久,但起碼有動作了。 二、擴大渠道,押寶江鈴,牽手眾泰 福特在國內的合作者除了有大名鼎鼎的長安,其實也還有默默無聞的備胎-江鈴,長安福特主打乘用車,江鈴福特則是注重商用車(全順等),兩者并無太多交集。當福特發(fā)現只靠長安混不好時,就開始把寶壓到備胎江鈴身上去了。 不過單純在江鈴繼續(xù)推商用車是作用不大的,所以福特迅速的和這個合作伙伴一起,推出了一款價格頗低的“新車”領界,用來進攻依舊熱門的SUV市場。領界這款車看上去性價比還是挺高的,但效果如何,就有待市場檢驗了。 而除了這兩個固有的自主車企,福特還在18年5月的時候正式和眾泰牽手,這操作,簡直有些辣眼睛。 三、新能源車逐漸投放 在傳統燃油市場的福特可以稱得上是兵強馬壯,但在國內新能源領域呢,福特只能說是豪無建樹。特別是在雙積分政策實施之后,福特面臨的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但壓力也是動力,所以它亟需抓住新能源這根救命稻草,在新能源領域打一個翻身仗。 根據其未來產品計劃,福特將在2025年之前擴大插電混動車型布局,產品涵蓋F-150、Mustang以及3款SUV在內共計5款車型,并將推出八款純電動車型,其中包含SUV車型。據海外媒體報道稱,福特還將累計投入110億美元進行研發(fā),首款純電動產品使用藍色野馬標,或將為一款續(xù)航在480km左右的小型SUV。手筆挺大,但產品好像有點遠,福特要加油啊。 回想福特在提出進無止境口號、定下百萬銷量目標時是何等的意氣風發(fā),但現在卻是混得一地雞毛。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依疆哥看,福特想要鑄就曾經的輝煌,還要加快點步伐才行。跌落谷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繼續(xù)攀登的信心,希望福特能多費點心思來改變才好。畢竟多強競爭局面給消費者帶來的實惠,遠大于一家壟斷能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