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4月12日下午,武漢市卓刀泉中學的操場上,正在上一堂特別的德育課,學生當“老師”,以誦、講、舞、樂、說的形式,演繹《老子》《大學》《跪羊圖》《朱子治家》等經典著作,致敬圣賢,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這堂課全程直播,引來八萬多名網友圍觀,紛紛為學生們點贊。 當天,學校初一初二年級數百名學生身著不同的漢服,以班級為單位原創了24個節目,以“演”的形式,向全校師生及家長代表“授課”,并全網直播。這堂課是學校自勵德育之“圣言學堂”四月“演”內容,已經連續舉辦多屆,學生們先品讀學校德育校本課程《圣言學堂》里的經典,再通過選、憶、尋、創、繪、行、演等形式,去理解、踐行和創造。 怎么樣孝親?怎么樣尊師?如何尚善和慧行?學生們在《圣言學堂》都找到了答案,如“孝于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等不僅成為學生的座右銘,更被學生們“演”了出來。七年級(2)班王梓翌與班上同學編排了歌舞《跪羊圖》,他告訴長江日報記者,《跪羊圖》表面看是一幅母羊哺乳的場景,其實講的是小羊感恩母羊的養育,跪著吃奶,“動物尚且知道感恩父母,我們更應該做到”。 朗誦、唱歌、手語舞、相聲、舞臺劇、樂器……整節課下來,學生們用了十多種形式展現出新時代少年該如何樹立正確價值觀。《致父母》《老師,我們想對您說》里鮮活、真實的案例引入,聲情并茂的表達,也讓在座老師和家長紅了眼眶。八年級(10)班趙子毅的媽媽主動幫班上學生整理妝容,她說,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也讓自己很受啟發。 在直播間里,網友們也不停地為這些“小老師”們打call,“有原因的善不是真善,要結果的善不是真善,說得真好!” “唱歌、跳舞、古箏,名著經典變活了!” “感謝孩子們,讓人感動!”卓刀泉中學德育副校長陳偉欣慰地說,學生們通過挖掘、創造“演”的素材就是在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編排是在進一步強化學習內容,“演”是在教育自己,也在影響老師和家長,通過網絡直播更是帶動了社會公眾。(長江日報 舒筱) 【編輯: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