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清華大院,不會說話的時候就無師自通學會了四則運算;6歲就學完了小學6年的數學內容;六年級時一舉獲得北京地區奧數“三皇冠”初中奧林匹克數學聯賽第一名、華羅庚金杯賽團體及個人第一名和迎春杯初中組第一名;清華附中對于這位數學天才給足了優惠條件,在這種環境下,高中時,他連續兩屆拿下國際奧林匹克競賽滿分冠軍,他就是付云皓。然而,無數榮耀在身的他,現在卻在一所二本師范院校做了一名普通老師,或許我們能夠從他的成長軌跡中看出一些端倪。 “天才”、“神童”這些形容詞都是對那些智商很高、天賦出眾的人準備,也是給付云皓準備的。出生后還不會說話就自行領悟四則運算,這一點被付云皓的父母發現之后,他就被寄予了極大的厚望,認為孩子在數學方面有著傲人的天賦。于是,他才上一年級,家里人就把他送進了90年代“奧數熱潮”下的名校華羅庚數學學校。學校本來只收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但是,當校長看到6歲付云皓熟練的做完一張奧數試卷之后,華羅庚數學學校自此多了一位校史中年齡最小的學生。 整個小學階段,付云皓的全部精力幾乎都花在了數學上。小學二年級就已經開始參加面向六年級學生的迎春杯數學大賽,第一次就以幾分之差落選一等獎。接下來的五年,他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不停的刷題。對于當時的付云皓來說,數學就是他的一切。而在當時奧數風靡全國的環境下,所有人也沒有覺察到“不顧一切”的專攻數學會有什么壞處。 就這樣,付云皓到了小學六年級,這位從小就被家中長輩和學校老師寄予厚望的天才神童終于結出了累累碩果,接連拿下華羅庚金杯賽、迎春杯初中組、奧林匹克數學聯賽等奧數競賽的冠軍。整個北京奧數圈,沒有人不知道這位數學小天才,甚至還有人特意上門討教“生育天才”的方法。一切顯得特別的美好,付云皓也是如此,他憑借奧數上出類拔萃的成績,成為眾多中學爭先恐后想要得到的學生。為此,清華附中開出了“只要數學好,報你上高中”的條件。 進入清華附中之后,付云皓在學校全力培養之下,人生成就再次達到一個嶄新高度,高中階段囊括了2002年和2003年兩屆國際奧賽的金牌,這在國際奧賽歷史上都是用一只手就能數過來的神話。所有人都認為,付云皓的人生必將飛黃騰達,達到普通人一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然而,事實卻截然相反。他因為奧數成就被保送北大,又因為偏科嚴重,多門學科重修也沒過,最后不得不從北大肄業。之后,一路輾轉,好不容易在一所雙非大學讀完了碩博課程,現在是一所二本師范大學的老師。 付云皓的故事也是當年“奧數熱”的一個縮影,曾經的天才神童少年得志、洋洋得意,進入北大之后嘗到了苦頭,很快就因為嚴重偏科和心態問題一蹶不振,這一點值得我們警醒。一個人的成長歷程固然對于天賦極為看重,但是,如果忽略了品德、情商、人格等方面的培養,這種成功必然難以為繼。 面對社會上對他的惋惜、嘲諷,在師范學校教書的付云皓如是說:千帆過盡,對以往有諸多感嘆,現在深耕基礎教育,腳踏實地并無不好。經歷過高峰低谷的他顯然找到了人生目標,重新定義了成功,這更值得深思和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