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過后,2021年最后一個長假——國慶即將拉開序幕。疫情仍未遠離,受 “就地過節”等因素影響,今年國慶黃金周消費呈現出不同于去年的新變化。 國慶預訂餐吃什么最熱門?哪些城市將成為“流量王”?不同城市生活的人,國慶期間更關注些什么?美團數據觀揭示國慶消費三大趨勢,用數據解讀今年國慶人們心目中的逛吃“新姿勢”。 趨勢1 意向出游人群同比增長49,省內游增速高于出省游 美團數據觀顯示,在疫情防控有力、消費信心恢復的當下,2021年國慶意向出游人數同比增長49,其中出省游意向人數增速44,省內游意向人數增速更高,達到64。受福建、黑龍江等部分地區疫情的影響,今年國慶長假周邊游、短途游的趨勢明顯,省內游意向的Top城市如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四川、河南、遼寧、湖北、湖南等,本地旅游資源更豐富。 趨勢2 新興小城市意向出游增速快,熱門旅游地轉向小眾美食打卡地 美團數據觀顯示,2021年國慶意向出游人數增長最快頭部城市Top是廣州、深圳、成都、杭州、武漢、東莞、佛山、長沙、濟南、合肥等,其中廣東一省占了4個,成為熱門目的地。值得一提的是,受環球影城開園等因素影響,北京成為今年國慶旅游人數凈流入最高的城市,同時也是意向出游目的地的人數增長最快的頭部城市。 受“避免聚集、安全出游”意識的影響,意向出游目的地從傳統熱門旅游城市轉向各省的小眾特色城市。美團數據觀顯示,海南儋州市和萬寧市,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雅安市,廣東汕尾市,廣西崇左市、河池市和貴港市,寧夏吳忠市成為今年國慶期間人們意向出游增速最快的新興小眾城市,同比增速翻倍。 旅行之外,國慶長假不能少了美食。2021年國慶美團美食“訂座”最高城市是上海,是第二名北京的七倍多。而今年武漢的國慶餐廳預訂量進入前十,武漢城活力復蘇,武漢人終于可以撒歡了! 趨勢3 同比去年小長假訂座量,家鄉菜/本地菜更受追捧 出門去旅游就是去體驗一個地方的風俗,而入鄉隨俗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吃當地的美食。美團數據觀顯示,同比去年黃金周預訂單,2021年國慶期間“家鄉菜/本地菜”的預訂單更受追捧,其中本幫浙江菜預訂量最高,占比36.6。 “訂座”人均客單占比更平均,人均客單集中在100-150元。今年國慶預訂,消費升級明顯——人均50-100元的預訂量占比下降,人均200元以上的預訂量占比均有所上升。 長假給了疫情期間難以團聚的人一次相聚的機會。相比2020年5-10人中型聚餐,2021年美團美食“訂座”就餐人數以7-10人和10人以上的大桌餐為主,總和占比近50,“補償性團聚”成趨勢。 美團數據觀顯示,在今年國慶各省市的餐飲搜索關鍵詞中,“烤鴨”是北京市異地搜索熱度最高的美食,“牛肉面”則排名甘肅省美食異地搜索熱度第一,異地搜索廣東省美食的關鍵詞TOP5中包含“早茶”,而去湖南和湖北的游客最喜歡搜索“茶顏悅色”。 有意思的是,今年國慶,“火鍋”讓全國各地的游客達成了共識。根據美團數據觀的餐飲搜索數據,在各省市的餐飲熱搜關鍵詞TOP5榜單中,雖然都有不少本地的特色美食品類或品牌,但是“火鍋”出現的頻次最多,并且在四川、重慶、上海等不少省市的餐飲熱搜關鍵詞中還排名榜首。 你的城市有被“看透”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