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奇桃汁、袋兒淋、瓷罐酸奶、旭日升......曾是“80后”攢著零花錢才能買的飲料,如今已經能在市場中左右逢敵。9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在抖音中發(fā)現“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零食”的相關視頻扎堆上線。此外,微博的一條“只有本地人才會喝的汽水”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靠著當地人,老字號重拾市場,但也正是因為本地人的市場存在局限性,讓老字號們始終固守著“發(fā)家地”,向全國市場進軍的步伐走得些許坎坷和緩慢。當網友紛紛“追憶”兒時味道時,是否意味著老字號品牌飲料另辟蹊徑成功了?面對市面上林林總總、花樣輩出的新品牌、新口味,老字號們又該如何破局呢? 當局者有進有出 談起“情懷消費”,這個詞難免與老字號、老牌產品有著密切的關系。最近一次摩奇飲料大規(guī)模出鏡,則是跟隨了微博熱搜。截至發(fā)稿前,微博話題“只有本地人才會喝的汽水”已有3.2億人次閱讀,參與討論次數為9.8萬。與摩奇同步出圈的還有北冰洋、袋兒淋、酸梅湯等眾多帶有年代感的“老味道”。不少老北京人記憶中的味道,時不時就能成為話題的討論點,并引起網友們的呼應。 “生于1984年,興于1992年,2018年1月回歸”,這幾句話似乎概括了軟包裝摩奇桃汁的發(fā)展。在摩奇桃汁剛剛復出時,媒體爭相報道,網絡博主購買打卡。彼時,提到摩奇飲料強調的“還是1992年的北京味”。打開電腦搜索頁,關于摩奇飲料的消息似乎也定格在了2018年的初春季節(jié),之后的消息熱度漸漸降低。 據了解,摩奇桃汁在上世紀90年代銷售火熱,在軟包裝飲料市場獨占鰲頭,與北冰洋、義利面包一起成為許多“80后”的經典回憶。只不過,當年的熱度終究被互聯網的浪潮埋沒了,甚至沒有留下摩奇飲料退出市場的消息痕跡。但是有相關報道指出,在軟包裝飲料市場獨占鰲頭的摩奇,一度面臨康師傅飲料的競爭。 袋兒淋與摩奇飲料有著相似的經歷。2017年袋兒淋也重歸市場,“回憶殺”從那時便引發(fā)了行業(yè)關注。2018年,漢口二廠汽水回歸同樣實現了數千萬的銷售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