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材料已成為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產業,這其中,有著“最輕金屬”、“21世紀的綠色環保結構材料”之稱的鎂合金擁有顯著應用優勢。 9月27日,海驪與西安謝赫特曼諾獎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謝赫特曼”)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成立海驪amp;謝赫特曼新材料實驗室,將以諾貝爾獲獎技術、以色列加工工藝為引領,共同攜手促進鎂合金等高新材料應用。 西安謝赫特曼諾獎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由世界著名材料科學家、以色列理工學院材料工程系杰出教授丹·謝赫特曼發起成立,旨在通過增材制造技術、快速凝固技術、半固態射壓成型技術,為多領域提供高強韌鎂合金材料及產品。 在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下,鎂合金在汽車、建筑、軍工、航空航天等領域面臨廣闊的應用前景。 以汽車領域為例,“最輕金屬”鎂合金的應用將有效降低汽車重量,繼而實現節約燃料、節能減排的效果。根據國內汽車輕量化路線圖,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單車用鎂合金將分別達到15公斤、25公斤和45公斤,鎂合金在汽車領域應用將迎來井噴。 與此同時,在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必然發展趨勢下,新能源汽車領域正炙手可熱,恒大、萬科等頭部地產商紛紛跨界新能源汽車行業。 聚焦汽車裝備、汽車輕量化,海驪amp;謝赫特曼新材料實驗室將重點聚焦鎂合金在汽車裝備領域的應用,借助海驪在恒大、融創、萬科等成熟渠道資源,實現快速拓展市場,構建智慧生活新場景。 在建筑領域,隨著裝配式建筑、新基建在國內迎來密集落地,鎂合金以綠色環保、質量輕、比強度高、比剛度大、消震性好、承受沖擊載荷能力大等優勢,未來勢必將作為裝配式建筑推廣的核心建材成熟應用。 作為中國裝配式住居引領者,海驪amp;謝赫特曼新材料實驗室將為海驪裝配式產業提供有力的產品技術支撐,不斷精進海驪裝配式技術水平,進一步改善建筑質量、促進傳統建筑行業轉型。 多年來,鎂合金已在高強韌快速凝固鎂合金、超細直徑鎂合金絲材、納米碳化硅等諸多領域開展了研究并得突破進展,推動了鎂合金在飛機火箭、高鐵、軍工、生物醫療等領域的應用。 中國是世界第一“鎂”產量大國,其中陜西省原鎂產量和出口量穩居全國第一、全球第一。但受限于加工制造水平較低等因素,相較于歐美日本等國家,鎂合金在國內應用發展規模依舊較小。 牽手謝赫特曼,海驪將以諾貝爾獎新材料實驗室為載體,聯合98家戰略合作伙伴、科研院校及社會資本機構,以市場為導向精準定位產品通道、提升鎂合金產品質量、鏈接鎂上下游產業、豐富鎂合金的多場景應用,進一步賦能行業轉型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