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兩會在北京召開。在圍繞教育的建言里,“教育公平”成為高頻詞。事實上,從2013年起,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教育發展的規劃始終圍繞“公平”、“均衡”展開。“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在公平上邁出更大步伐”成為今年的主基調。 眾所周知,在2020年疫情推動下,在線教育行業迎來高速增長。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到3.51億人。“逆周期”發展的在線教育如何獲得高質量發展?教育資源匱乏的下沉市場能否加速實現教育資源的優質均衡? 從“基本均衡”走向“優質均衡” 作為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初中英語老師,曉嵐對城鄉教育不均衡頗有感觸。2010年大學畢業后她應聘到縣城里的公立學校,生源大多來自周邊鄉鎮。除引發社會關注的“小鎮做題家”之外,曉嵐在學校里能夠看到的,更多是“混畢業證”的學生。在7年的公立校任教過程中,她經常被“學生不學習”困擾,“很多學生的目標是拿到初中畢業證,之后就外出打工。有的是學不進去,有的是迫于生活壓力。” 四年前到重慶主城區一所私立學校任教后,曉嵐才對城鄉的師資和生源差距有了更深的體會。“鄉鎮的學生一般在初一才開始接觸英語,但城里的孩子最晚小學一年級開始學,很多孩子從三四歲開始學,到小學畢業時英語水平都非常不錯了。”曉嵐說道。 隨著經濟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口往一二線城市遷移。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農村人口市民化成效明顯,城市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基本取消落戶限制,超過1億農村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 億歐智庫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地區不管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在“初中等教育階段在校生數”指標上,都遠遠高于貴州、西藏、甘肅等邊遠地區。 ![]() 近年來,我國教育探索之路已取得了較大進步發展,但在資源分配上仍存在一些問題。截至2019年12月,全國已有累計2767個縣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認定,占比達到95.32。但受制于地域差異、“名校”思維等因素,一些邊遠地區的教學教育質量與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 “好的教育主要看兩方面,一是師資,一是生源。”在曉嵐看來,名師資源匱乏、農村的家庭教育跟不上等原因,導致農村教育不均衡,三四線以下地區的情況也更復雜。“公立校的老師陸續到私立學校或培訓機構工作。鄉鎮里別說優秀教師,連一本或正規師范大學畢業的老師都越來越少。” 這也是我國教育由“基本均衡”走向“優質均衡”新階段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在線教育熱度不減,行業急需回歸本質 由于能夠打破時空的限制,在線教育為邊遠地區師生共享資源、獲取信息、輔助教學帶來了便利。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超過2億學生“停課不停學”,致使在線教育獲得了高速發展。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3.42億,較2020年3月減少8125萬,占網民整體的34.6。 ![]() 除了用戶的青睞外,在線教育在資本市場上同樣備受關注。機構融資額不斷刷新的同時,也陷入了大規模燒錢獲客、以虧損換規模的亂象之中。短視頻平臺、信息流廣告、公交、地鐵、電梯、綜藝冠名植入、明星代言甚至直播帶貨,都被在線教育品牌擠占。 2020年,某教育機構三個月的營銷費用超過14.9億。僅僅在6月,三家線上教育機構的暑假營銷就花掉了11.3億。有媒體透露,2020年暑假,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四家在線教育大品牌的營銷推廣預算,分別為15億、12億、10億、9億。燒錢營銷,導致行業亂象。多家在線教育機構在視頻廣告中使用同一位演員以“資深教師”身份出鏡,引發各界熱議。央視財經曾曝光一組調查數據,看似火爆的在線教育行業有近七成企業深陷虧損泥潭,多家機構沖刺IPO后財報越來越難看。 在線教育在營銷驅動之下,離教育本質越來越遠。對此,樂樂課堂創始人兼CEO毛穎表示:“在線教育拆開來說一個是互聯網,一個是教育,互聯網的打法就是獲客、流量、做大規模再變現。但教育行業更需要踏踏實實做內容,用效果說話。” 錄播雙師模式,助下沉市場加速“優質均衡” 從行業發展至今,教育行業還沒有出現靠規模獲得定價權的超級巨頭,縱使新東方、好未來等巨頭深耕20余年,滲透率也不過5。加上各地的學情、考情不同,各個地區的“小巨頭”林立,想快速圈地、搶奪市場話語權絕非易事。 “教育行業不太可能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毛穎認為,“更多是幾家巨頭共存,再分別滿足不同城市、不同家長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需求。”在他看來,教培市場足夠大,流量并不那么重要,關鍵是內容。 以樂樂課堂為例,其旗下錄播雙師產品樂樂輕課,從內容出發,堅持本地化教研,致力于解決下沉市場教培機構“缺老師、不提分”痛點,成為優質教育資源成功下沉的代表,切實助力下沉市場加速“優質均衡”。 據了解,從2014年成立至今,樂樂課堂持續在優質內容方面投入,七年時間將內容做成體系,并實現標準化、結構化、數據化;為驗證內容與模式,從2016年開始其在下沉市場陸續開設了近30家線下直營示范中心,持續收集反饋當地學情考情,再由“總部教研中央廚房”進行本地化教研。當模式的有效性被驗證后,“樂樂輕課”推向市場。兩年時間,樂樂課堂的合作機構超過6000家。這些機構是樂樂課堂了解各地學情考情的“觸角”,隨著合作機構數量逐步增多,樂樂課堂的本地化教研得以持續優化迭代,也更符合各地的個性化需求。 事實上,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快速發展,我國教育水平獲得極大提升,實現了從“教育弱國”到“教育大國”的根本性轉變。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教育公平、優質均衡”,是關系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整體戰略問題。 可喜的是,以樂樂課堂為代表的在線教育企業,正通過科技驅動教育均衡并服務于“普惠教育”,盡己所能助推“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