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對外交往的擴大,各國人民學習中文的熱情持續高漲,如何滿足國際社會對中文教育的巨大需求受到了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教育模式的改變,民營企業也通過線上教育在國際中文教育市場積極開拓、取得成效。 國際中文教育現狀如何?如何讓其線上教育更好地發展?記者日前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創院院長安然教授與行業相關人員。 ![]() 安然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孔子學院開展的中文教育很受年輕人歡迎。”安然告訴記者,發展中國家對中國企業的投資和經貿往來有殷切需求,不少青年學生也有強烈的來華留學意愿,因此孔子學院的存在和發展具有較強的認受性。 但是,安然說,孔子學院現所能提供的中文教育服務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線上教育為對外漢語專業畢業生對口就業創造機會 安然直言:“目前高校對外漢語專碩培養存在過剩的現狀,相當一部分學生畢業后甚至沒有從事教育相關工作,這些畢業生無法對口就業的問題值得關注。” 安然調研深圳的中文路公司時獲悉,從疫情開始,該公司的學生注冊量大幅度上升,同時也吸引了超過6000名中文老師加入其教師庫,加上原來的數量共有7000多名線上中文教師。這些教師大部分為對外漢語相關專業本科畢業,其線上教學也取得較好成效。“這為對外漢語教學帶來一條新發展路徑,也證明線上教授中文是一條解決資源配置的好路子。”安然說道。 ![]() ![]() 中文教師在線上授課 線上教育的模式連接了更多的海外學生和國內教師,有望帶來雙贏局面。“一方面,發展中國家的年輕學生支付能力較低,較難獲得優質資源,通過線上和大班級教課能有效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我們為相關專業畢業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和實習機會,實習教師可與外國學生結成語伴,并參與教材編寫等工作。”中文路公司董事長郭信麟說,對外漢語教學要走出市場化的道路才能形成長效機制。 開拓國際漢語教育發展道路,支持民營企業加強線上業務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僅靠政府作為第一推動力已遠不能滿足當前國際社會對中文教育的需求,民營企業參與的市場化運作將是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安然進一步提出了支持民營企業開展國際中文線上教育的建議。 她提議,國家提供清晰的法律法規指導,并將中文教育公司列入“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目錄。相關部門推出規范和鼓勵企業發展的措施,促使相關企業得到創投公司關注。地方政府給予優惠措施扶持,科技發展基金重點扶持互聯網中文教育及相關產業。 她還建議國家漢辦推出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職業中文考試類別。據了解,目前漢語考試主要集中在HSK(漢語水平考試),但是YCT(中小學生漢語考試)和BCT(商務漢語考試)的考試者數量則嚴重不足,“這說明我們的漢語考試在實用性和社會認受性方面還有很大進步空間,特別是職業中文的考試,能否大量推出并得到企業的普遍認同是國家漢辦需要研究考慮的”。 安然說,非接觸性教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進入新發展階段,也給中國的對外漢語從業者帶來很大發展空間。“國家層面需要多視角多渠道開拓國際漢語教育,尤其是線上教育,鼓勵民企參與是一條非常可行的民間路和民心相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