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在線教育公司作業幫再獲E+輪超16億美元融資,阿里巴巴、老虎、紅杉、軟銀等參與,今年6月,作業幫曾獲得一筆E輪7.5億美元融資。“業務不受影響,儲備‘子彈’,應對未來”,對于第二輪融資的目的,作業幫相關負責人胥曉晗如此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作業幫成立于2015年,早期以拍照搜題工具類產品切入教育市場,后期轉向為中小學生提供中小學全科學習輔導業務,在2017年開始嘗試搭建直播在線課程后,作業幫從工具類產品提供者變為了在線教育服務機構。 疫情期間,海量學生一夜轉至線上,這讓原本就在升溫的在線教育投資熱潮徹底引爆。幾乎所有創投圈的人都在認為K12的賽道上,將會在未來幾年涌現出千億美金市值的公司,資本也競相涌入,呈現向巨頭快速聚攏的趨勢。 據數據機構Fastdata統計顯示,2020年,中國K12在線教育行業的一級市場的融資額超500億元,超過了在線教育行業過去十年融資總和,以此計算,作業幫、猿輔導倆家頭部企業今年融資額度在其中占據了約70的比例。 一位教育投資人士說,“金額大、速度快、聚焦頭部企業,成為了這一輪資本的投資路徑”。 巨頭們高維度的競爭正在持續拉響。年中至三季度的投放大戰不斷抬高了獲客成本,這讓行業對于投放的態度正在變得謹慎,競爭的重心將會更加圍繞端內流量。 “我們會盡量的降低投放占比,使我們成本結構比之前更健康一些”,胥曉晗說。 這場行業巨頭間的競爭還會持續多久?一些業內人士給出了2-3年的判斷。在胥曉晗看來,這可能會取決于頭部將會怎么打。 從“十億級”到“百億級” 2017年已經成立兩年的作業幫面臨著一次抉擇:做不做在線直播課?“在線直播課鏈條長、環節多、流程復雜,需要30多個角色聯動才能把直播課開起來,是一項很重的業務。超3.5萬人的團隊,考驗的是大規模的管理、團隊協同,作業幫本身又是一家互聯網背景的公司”,胥曉晗介紹。 這些抉擇對于這家剛成立兩年的公司無疑是一次挑戰。作業幫創始人、CEO侯建彬曾任百度知識體系負責人。一次基于百度后臺的數據統計,讓他認識到K12在搜索領域的關注度已經超過10。 2014年,中國在線教育機構正在以每天平均2.6家的速度快速生長。一眾資本借勢涌入在線教育行業。在這股風潮的助推下,侯建彬攜紅杉資本、君聯資本投資的2500萬美元,正式殺入教育市場。 作業幫最初的創業方向是拍照搜索工具,2015年從百度分拆后,工具類產品帶來了巨大的流量,經過兩年的發展,2017年關于是否做教育直播這件事情擺上了決策者的桌面。 作業幫最終的決定是做,“再難也得做出來,因為這決定了你是一家百億美金的公司,還是一家十億美金的公司。”胥曉晗說。 在這次轉變后,作業幫從“工具企業”變為了“教育公司”,拿到了風口的“入場券”。 進入2020年,在線直播大班課成為了教育企業競相追逐的主流授課模式。上述教育投資人士喜歡把它比作彼時的愛奇藝,代替了傳統電視機,從體驗到商業模型均證明了這種教育模式的成立。 巨頭競爭轉向 看似相同的模式、服務體系和教學方式帶來了產品同質化的質疑。 在胥曉晗看來,作業幫的優勢在下沉市場以及自有APP帶來的流量轉化優勢。“目前行業比拼的核心是流量和獲客成本的高低,幾家頭部企業已經把獲客成本拉高,后續小玩家想要進入很難”,上述投資人士說。 根據移動營銷數據分析平臺AppGrowing的數據顯示,2020年四季度,教育培訓行業的廣告投放較三季度更為強勢。10-12月期間,基本上是高途課堂、作業幫、斑馬AI課、有道精品課、學而思、猿輔導六個品牌的競爭。 胥曉晗最先感受到這股風潮。她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相比2019年暑期大戰,49元特惠課的投放環節成本是450元-500元,今年暑假已經漲到750-800元,今年秋季則達到1300-1800元。 作業幫的“端內轉化+外部投放”的綜合獲客成本具有一定優勢,但在今天這個時間點,胥曉晗認為,外部投放已經是不劃算的增長路徑了。 包括上述投資人士在內的數位行業人士均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行業內大班課獲客成本已經高達4000元,而去年這一獲客成本是2000元上下。 投放價格的激增正在讓作業幫考慮繼續縮減投放量,更加注重自己的端內流量。“因為我們有自有流量,在作業幫直播課2/3的新增正價課用戶都是通過自有流量轉化,使我們的獲客成本遠低于同行業。”胥曉晗說。 根據作業幫數據顯示,在直播業務方面,其正價班學員過去三年增長超24倍。2020年秋季付費課學員總人次突破1000萬,創下行業紀錄。其中多數學員來自于其自有流量轉化,這也使作業幫獲客成本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大概不到后者的一半。 上述投資人士認為,在幾家頭部搶占規模的當下,流量和獲客無疑對一家在線教育企業是最重要的。自有流量會有效降低獲客成本,同時做好轉化是在后續競爭中,也是最容易快速發展的。 在胥曉晗看來,“用戶永遠是為效果買單,課程和服務品質是在線教育企業的競爭力。而作業幫也會不斷優化組織機構,用好的教研、好的服務、好的效果回饋用戶”。在這一背景下,留存核心價值也在不斷凸顯。 屬于在線教育企業的窗口期還有多長?胥曉晗認為,有可能是2-3年,也可能是5年,這取決于頭部企業的競爭方式。在其看來行業內還有很大增長空間,賽道很長,但隨著行業頭部化,后續其他企業再難以進入,這是大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