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一邊是重點領域技能型人才缺口超過1900萬的就業前景,一邊卻是職教畢業生跨專業就業或者是選擇“專升本”的逃離和出走。兩個魔幻現實的矛盾和分裂僅僅只是源于部分個體職教生的迷失嗎?答案恐怕不盡然。 有“更好的”為什么不用 無論是過去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崛起,還是現在向大國工匠和工業4.0發展的進擊,職業教育和技能人才的培養都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來源。2019年,國務院也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不是上下級關系,而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兩種不同教育類型。 但是,在當下就業市場和畢業選擇的實際映射上,職教生似乎并沒有感受到相應的尊重和暖意,甚至“唯學歷”“唯名校”的負面認知鄙視鏈,反而影響了他們的自我認知構建和學習就業選擇。 “有更好的為什么不用?”這個接近于自嘲的想法在職教生群體中并不鮮見。在他們心目中,職業教育只是類似于“低配”版的本科教育,而“更好的”則意味著學歷層面上的不斷進階和提升。 這或許便不難理解,大多數職教生群體選擇升本或者是函授的形式擺脫“三等生”的標簽。同時,今年考研人數激增也成為近幾年競爭最為白熱化的一年,多所高??佳袌竺藬禎q幅超過10!就業競爭力持續上增,對于學歷的盲目追捧或許都是催生考研熱的主要因素。 找個‘零件’讓‘機器’跑好點 但是問題來了,逃離職教身份,單純提升學歷的路徑就真的走得通嗎?從企業用人方的角度來看,在實際用工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需求不匹配,能力不給力的問題依然存在。尤其是對于生產周期短的制造類企業來說,用人是“零件”,企業是“機器”,招工的直接訴求便是讓“機器”跑起來,跑快點,跑好點。但是在念書大于設計,理論大于實操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出來的職教生,顯然無法滿足這樣直接的用人需求。 ![]() 從目前的職教培養規模和力度來看,全國職業學校開設1200余個專業和10余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笆濉逼陂g,我國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有利于緩解當前就業壓力,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 所以沒有不被需要的人,只有不被需要的技能。問題的根源不是職教本身,而是職教的學習和培養體系有沒有真正實現與社會需求和企業用工訴求掛鉤?!奥殬I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但是在如何更好地服務于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培養產業轉型升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如何破解理論和實踐教學“兩張皮”難題,建立健全校企共贏機制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眮碜原h球網校的CEO伊貴業先生如是說。 2019年,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個新職業,人才需求缺口量達到3000萬,直播短視頻、大健康和幼師養老等領域更是出現了一將難求的境地。這些在深耕在線職教領域17年之久的伊貴業看來,既有抓住先機和風口的商業洞察,更有社會化職教發揮助力的責任之重?!半S著新興產業彎道超車發展,高端技能人才在市場上成為香餑餑。這種用人培養需要職業教育在校企合作上進一步嘗試和探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教育上進行短平快的銜接,走出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 在伊貴業的引領之下,環球網校也在銜接就業途徑和渠道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的升級和打造。以UI項目來說,環球網校在滿足學員技能培訓的需求之外,還進一步打通就職通道,推薦學員去對口和大型的IT企業面試,并且基于UI項目的特性,直接開展線上自由職業。除此之外,因疫情而備受關注的醫藥健康產業,涉及到社區、一老一小等領域都是環球網校關注的趨勢和方向。 用好教學、好服務、好口碑讓更多人實現好就業、就好業、就業好是環球網校追求的星辰大海,伊貴業也會繼續引領環球網校在掌舵運營的征途上踏浪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