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回首深圳40年的飛速發展,離不開高質量、成規模的創新人才,更離不開高水平、勇創新的優質教育。在40周年的新節點,這座天生帶著開拓精神的城市想要繼續保持高速發展,離不開高校教育這個“人才蓄水池”,因此深圳不斷探索構建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高等教育體系,而人工智能技術正如火箭推進器一般推動深圳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改革開放40年,深圳速度創造世界奇跡) 吹響課堂革命號角 A.I.賦能智慧教學新模式 作為“人才蓄水池”的高校教育一直以來是國家關注的重點,但目前多數高校仍普遍存在“灌輸式”為主的授課模式和教室環境,難以支持開展課堂教學的模式創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新時代高教40條》中明確表示“推動課堂教學革命,大力推進智慧課堂建設,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可見高校教育的創新發展趨勢勢不可擋,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勢在必行。 為推進課堂教學革命,助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同時常態化記錄教師授課內容,幫助學校積累優質課程資源,2018年5月,訊飛高教業務部正式推出專門針對高校的智慧課堂產品-訊飛A.I.課堂。 同時,針對高校智能化教室建設的不同需求,訊飛高教以“訊飛A.I.課堂”為核心,結合云錄播、遠程互動、智能物聯等技術,為高校提供智慧教室整體解決方案,助力學校重構教學空間并進行集中統一管控。 在教學空間設計上,科大訊飛的高教智慧教室類型包括多屏互動型智慧教室、啟發實踐型智慧教室、哈克尼斯圓桌教室、大型公開課-階梯教室等,為高校打造可支持遠程互動教學、分組協作教學、精品直播錄播、大型演講交流的新型教學環境和空間,助力學校創新教學模式。在軟件平臺建設方面,通過為高校搭建統一集中管控平臺、資源管理平臺,助力學校開展教學督導及在線巡課,實現對校本資源的建設和積累;通過對師生日常教學數據的收集與分析,為高校搭建數據資產中心,從而實現基于數據的教學評價和教學管理。 在第三屆(2020)深圳教育裝備博覽會上,訊飛高教智慧教學平臺和智慧高教整體解決方案引起了眾多專業觀眾的關注。在展會現場的沉浸式體驗小劇場中,工作人員借助視頻、VR實拍等技術,帶領在場觀眾親身走進訊飛高校“別樣”智慧課堂,共同探索A.I.賦能下高校智慧教室。 (科大訊飛高教整體解決方案覆蓋“教、學、考、評、管”全應用場景) 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近年來,科大訊飛布局高校教育教學,為國內多所院校提供“A.I.+課堂”“A.I.+教學”“A.I.+考試”和“A.I.+管理”的軟硬件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覆蓋教、學、考、評、管等應用場景,推出包括英語口語訓練系統、訊飛A.I.考試系統、訊飛A.I.課堂等系列智慧系統。目前訊飛高教智慧課堂產品及服務已在包括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澳門城市大學等百余所高校落地應用。 線上、線下“全助攻” 探索智慧考試改革之路 隨著國家大力貫徹教育信息化的有關政策密集出臺。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加快考試信息化建設成為越來越多院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必然選擇。 針對高校各類考試需求,訊飛高教業務部可為高校提供涵蓋線上+線下智慧考試整體解決方案,幫助高校解決考務排考、題庫資源建設、出題組卷、線上+線下考試、監考管理追蹤、手閱+智能評閱、答卷批閱留痕、存檔等考試全流程的組織與實施問題,助力實現包括文史類、理工類等全學科考試的信息化管理。 依托于訊飛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核心技術優勢,“訊飛A.I.考試系統”全面助力深圳技術大學思政類、英語類、德語類等各學科紙筆考試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為學校解決了考前出卷繁瑣、答題卡印制成本高、判卷周期長、重復性工作重等考試業務難題,大大提升了考務管理工作效能。通過考試成績智能統計與分析,教師可以一鍵下載所有考試數據,分學科查閱成績報告及試卷分析,通過教學過程性資料留存、知識/題目回溯,開展更加科學高效的教學與管理。 (訊飛A.I.考試系統滿足高校各類考試需求) 截止目前,訊飛A.I.考試(紙筆考試版)已在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近100所高校落地應用,累計支持考試人次超過百萬,累計評閱試題數超過300萬。與此同時,訊飛A.I.考試(在線考試版)已在全國600余所院校落地使用,累計支持逾千萬人次完成在線考試及考后評閱工作。 打破時空界限 “零度課程”助力教師減負增效 不敢開口練習英語,怕同學笑話自己的別扭發音是不少學生的通病,然而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越是不開口講,口語水平越是難以提高,口語水平越不好,又更加不敢開口對話,不少學生陷入了這個英語口語訓練“死循環”中。重書面輕口語的英語課堂傳統教學模式讓大學生的英語口語成為普遍的薄弱項。 在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的“零度課程”核心英語教學理念引導下,廣東醫科大學借助訊飛高教口語教學平臺幫助學生全面訓練英語聽、說、讀、寫、譯綜合語言應用技能。訊飛高教口語教學平臺將口語訓練直接融入進學生碎片化、移動化的日常學習生活中。讓學生突破教學空間限制隨時隨地練口語,也讓老師從繁重教學任務中解脫,減負增效。教師依照不同年級學生的能力側重,以周為單位為學生布置線上口語訓練任務。學生的每一次練習都能獲得系統給出的A.I.智能評分,幫助學生更有針對性地提升口語能力薄弱項。 (訊飛高教口語教學平臺智能即時評測反饋讓學生隨時隨地練口語) 截止目前,訊飛高教口語教學平臺已覆蓋包括廣西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900余所院校,累計用戶量超過600萬人。 勇做拓荒牛 A.I.助力深圳高教“彎道超車” “拓荒牛”的創新精神讓深圳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有別于全國其他城市。從深圳第一所大學——深圳大學開學,到南方科技大學的獲批建立,都是深圳對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有益探索。 不可否認,深圳高等教育水平在我中國一線城市內較為薄弱,只有發展新模式、新路徑,才能跑出“深圳速度”。除了加大高等教育財政投入外,深圳對于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在政策層面也得到充分體現。 2016年,深圳發布《關于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按照政府的計劃,到2025年,深圳將擁有高校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約20萬人,3~5所高校綜合排名進入全國前50名。 至目前,深圳現有高校15所,全日制在校學生11.32萬人,專任教師6999人,專任教師博士學位占66。深圳高等教育在數量發展的同時,也逐步注重質量提升,在此過程中人工智能將發揮更大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把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必然有助于深圳在高教發展上實現“彎道超車”。 據了解,科大訊飛智慧高教產品已經覆蓋全國,服務師生用戶超過千萬,以新技術與新應用助推高校教學模式改革,提升教學效率與人才培養質量。 深圳,這座南海邊上創新之城,孕育著未來的希望。在“拓荒牛”的精神引領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的支撐下,高等教育將成為深圳城市發展的名片,為深圳扛起科技體制創新的旗幟,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撐、智力支持、文化引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