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透露K12在線教育品牌掌門教育獲新一輪超4億美元融資,投資方為軟銀愿景基金、元生資本、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世界銀行旗下國際金融公司和CMC資本等。掌門教育對此消息表示不予置評。消息再次激起資本市場對教育領域的關注。倘若屬實,這將是2020年教育行業,繼猿輔導、作業幫之后,第三家獲得大額融資的在線教育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轉型線上以來掌門教育已獲7輪融資,累計達數十億人民幣。掌門教育旗下擁有掌門1對1、掌門少兒等子品牌,產品矩陣覆蓋2-18歲完整學齡階段,包含學科輔導和素質教育等多個品類,在全國600個省市縣累計注冊用戶超4000萬人。梳理其過往的業務動作能夠發現,掌門教育“產品上升、布局下沉”的發展思路顯得格外清晰。 疫情重壓下,整個在線教育市場滲透率、行業集中度大幅度提升,加上政策規范與經濟環境的交疊影響,在線教育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一、二線城市需求日趨飽和,低線城市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不足,需求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挺進下沉市場”早已不只是口號。在探索下沉市場以構建全品類教育生態平臺方面,掌門教育已經形成了完整深入的布局。 利用下沉市場的強熟人社會屬性、用戶選擇和購買產品往往基于互相推薦的特點,掌門教育提出口碑爆發再推廣戰略,在三四五線城市持續挖掘增量市場,培養核心用戶主打口碑傳播,逐漸輻射更多的用戶。通過不斷升級產品持續挖掘下沉市場需求,有效穩固頭部地位。 在線K12教育的時間跨度和服務鏈條都比較長,因此企業必須通過把控教學質量,降低教學水平的“方差”,以高穩定性延長用戶的生命周期。掌門教育創始人兼CEO張翼曾公開表示,“發展前期我們把大量精力都投入在產品和教學上,營銷被放在次要位置,直到產品足夠成熟穩定,高品質的體驗帶動了自傳播,我們才趁勢配合推廣工作。”在此理念的帶領下,掌門不斷提高產品精細化水平,精心打磨教師團隊,已搭建起自身產品壁壘和口碑護城河。 為保證用戶享受高標準的教學服務,掌門教育面向行業陸續公布自身教師建設標準、高質量教學標準,并參與制定國內首個K12在線教育行業標準,推動行業規范化、標準化和智能化發展。此外,掌門已建立起培、磨、研、學、聯、監六維聯動的線上教學全鏈協同機制,對教師培訓、磨課實踐、教研開發、日常教學、高效溝通和品控監督六大環節進行優化升級,從而輸出更優質高效的教學服務,優化用戶體驗。 在技術層面,掌門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系統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數據,智能調整學習規劃和知識路徑,推送匹配的學習內容,從而達到不斷提升學習效果的目的。同時,智能科技也被應用于實現管理標準化和高效率中,掌門利用人臉識別,墨水筆識別技術以及智能作業系統,將學生課堂表現透明化,為師生畫像進行精準匹配,免去教師重復低效勞作,徹底釋放教師的潛能,為真人教師“降本增效”。 產品本地化是下沉布局無法跳過的挑戰,我國不同省市、地區之間教材和考點的側重也存在差異。實現學情考情的廣泛覆蓋則是打入下沉市場的必需能力。為此,掌門教育建立了超萬人的教研團隊,下設四大教研院,其中本地化課程研究院主攻課程的本地顆粒化,下設考情學情分析組、在線課程研發組和特聘專家命題組,以差異化教研精準匹配下沉市場需求,支撐個性化教學內容的持續穩定輸出。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升級服務質量、深耕區域教研教學,滿足學員更深層次學習需求,掌門教育啟動區域性教學中心建設工作,進駐沈陽、濟南、長沙、重慶、南京等多個重點城市。據悉,該區域教學中心的規劃包含負責教學教研的產品內容端以及由課程顧問和班主任組成的服務端,共同協作,精準聚焦本地教學情況,以實現與周邊省市教學教研資源的更深度對接。 在政策監管、經濟環境及市場自發調控的多重作用下,在線教育行業已經告別野蠻生長,進入規范運行。經歷過疫情考驗,用戶大規模觸網后偏向選擇教學質量過硬、口碑良好的頭部企業,行業馬太效應持續加劇,資源進一步向頭部聚集。同時,教育行業中具備發展潛力的賽道逐步封閉,也讓身位靠后的企業對于融資幾乎再無可能,資本更傾向押注更頭部的企業。此次掌門教育再獲4億美元融資,也是又一次印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