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趨勢下,愿意為內容付費的人越來越多。近日,知乎公布了鹽選會員一周年成績單:截至2020 年 2 月,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 4 倍。一年時間里,這么多用戶在知乎付費,他們到底看了哪些內容? 過去,為球鞋、化妝品一擲千金的用戶,卻在為內容付費時關心每一分錢花的值不值。現在,用戶為內容付費變得更加從容,消費需求和形式比之早期聚焦于“知識技能付費”,也變得更加多元。 作為內容付費領域的代表性平臺,知乎從2016年就開啟“付費咨詢”先河,之后持續擴展消費場景,推出基于社區的高質量數字閱讀平臺的鹽選會員。目前,知乎為用戶提供超過 5.7 萬個付費內容。這些海量內容中,既有職場技能提升的知識硬通貨,也不乏好看的親歷故事、滿足興趣愛好的各類細分內容,可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用戶仿佛處在一個有著琳瑯滿目商品的超市,為內容付費變得像超市購物一樣簡單且愉悅。 好看的親歷故事 一個好故事勝過十條硬道理,親歷的真實故事有更強大的魔力。親歷故事源自于知乎數億用戶分享的真實經驗,折射出各個行業的生活百態。過去一年,大量用戶分享、創作親歷故事,除了具備高度可讀性之外,還為用戶“大膽揭秘”日常所接觸職業的另一面,讓用戶更進一步感受不同職業的存在意義與個中滋味。 知乎用戶“死者代言人”,是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的一名法醫工作者,在他知乎專欄的個人介紹里,這樣介紹自己:“曾經為了進入這一行,留過級、蹲過班,成功解鎖‘年級最老’成就。從事著為死者代言,替逝者發聲的工作。可以接受各種重口味,然而卻最怕恐怖片。” 2019年,“死者代言人”在知乎連載了鹽選專欄《法醫現場筆記》,通過法醫的第一視角,帶我們回到他經歷過的一個個刑偵現場,為我們講講現場的故事,用專業的法醫知識抽絲剝繭,找出案件的真相。書中并無過于戲劇化的夸張內容,所有案例和知識都基于專業法醫的專業知識。帶給讀者閱讀快感之外,更打開了新的認知領域。 在知乎,這樣的專業領域用戶和親歷故事還有很多。有防疫前線白衣天使的大愛無私,也有警察在抓捕兇犯過程中的驚心動魄,甚至還有在哥倫比亞叢林穿梭的游擊隊員的燃情歲月。這些罕見的獨特場景,在知乎持續保有較高的點擊率,深受用戶青睞,得到廣泛傳播。 終身學習者的后花園 長期以來,知乎聚集了大量職業和專業用戶,他們熱愛學習新知,信奉終身學習精神,勇于為未來投資。“放著我來,我還能學。”疫情爆發期間,宅在家學習更成為數億國民的共同生活節奏。 很多人習慣在工作中只用思維導圖來梳理思路。這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傳入中國的邏輯思維工具,如今已經成為職場人士的秘密武器。但如何更好使用這件武器,不是每個人都識得法門。 2019年,思維導圖創始人、世界記憶之父美譽的東尼·博贊在知乎開設《思維導圖創始人親授:高效學習、工作的思考術》視頻課程,親授思維導圖使用秘訣。自課程上線以來,長據榜單前列。 2019年4月,東尼·博贊與世長辭。這套課程也成為大師的遺作。在知乎,大量思維導圖的忠實擁躉在課程下討論、評論,交流學習心得,亦表達作為受益者的感謝。 在知乎,學習是通向新知的坦途,也是最積極的人生態度。在知乎,學習者為知識而來,沿途收獲的除了知識的厚重之外,還有精神的滿足。 為興趣買單 愿意為內容付費的人往往有一個共同特征: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尤為引人關注的是,知乎會員體系中,用戶對于泛生活化、興趣愛好類內容的消費意愿正在逐年提升。 有更多用戶嘗試消費諸如《從零開始學XX》系列、《極簡烘焙》系列、《健康私享課》系列等生活方式類內容;當然也有用戶對歷史、文學、藝術類內容興趣不減。 音樂是國際化的語言。在知乎,有大量音樂愛好者、從業者,其中就包括鋼琴大師郎朗。2019年,郎朗與知乎合作,獨家推出了《郎朗鋼琴課:從入門到進階的音樂大師課》,成為當年的內容付費爆款。除了大量鋼琴學習者付費之外,這套課程也“俘獲”了大量音樂愛好者和鑒賞者。 有別于其他技藝教授類課程,郎朗鋼琴課深入淺出,從大師視角講解鋼琴藝術和技能,不僅點撥專業鋼琴學習者提升技藝,也讓更多對音樂藝術感興趣的人得到心靈的滋養。 為內容付費,不僅僅是一種經濟行為,更是一種為“精神選擇”投票的機會。數據顯示,中國互聯網內容付費用戶規模接近 3 億。其中,知乎擁有全網最活躍的用戶群體之一,大部分為18-35歲、追求自我提升的年輕人,他們熱愛生活,渴望認同。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用戶將成為內容付費市場的核心消費力量,也是優質內容的甄別者和鑒賞者。如何讓更多好內容產出并被需要的用戶消費,知乎已經做出嘗試,且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