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pback座頭鯨——一個原聲鼓手初次接觸電鼓的體驗 原本一直對電鼓心中有點小疙瘩… 這么多年已經習慣了原聲鼓每天在耳邊轟炸的感覺,突然要接受電鼓還是…… 這一篇算是我個人對電鼓產生改觀的體悟,主要從以下幾點敘述。 我本人購買的是hampback座頭鯨MK-1,國內新品牌,寧波企業。 定位 官方給出這款鼓的概念是面向初學者或者教室做普及型需求,3500左右的價格對于電鼓來說也能讓人接受。 外觀 MK-1兩種配色,一種是中規中矩的“黑白配”,另一種就是讓我眼前一亮的“酷炫黃”,emmmm…官方稱“玄武黃” 關于顏值因人而異…這套鼓著實讓我盯了好一會… 音源器的設計也是清晰易懂,當然配色也是一致的,整體質感是不錯的。 鼓盤設計也是很舒服的,黑色網面加上嵌著一絲黃圈的主黑色鼓邊。 底鼓是純黑色膠皮面設計(估計是想更耐打?)。 镲片的的黑黃色,emmmm估計是還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先按照大眾能接受的“標配版”設計了比例和配色吧。 總體下來,音源器好評,鼓盤也不錯,底鼓和镲片這兩點中規中矩。 手感 網面的彈性確實不錯,這套鼓使用的網面跟羅蘭的網面不太一樣,搞不清什么材質,官方那邊blabla了一些專利什么的,其實咱也沒太聽懂。就是覺得很好用 彈性足,舒坦…… 提一嘴:鼓面的松緊是靠轉來轉去調節的……不用擰螺絲的我深感舒服,這個設計sao操作! 底鼓和镲片都是膠皮,emmmm你們懂得,材質擊打體驗看個人喜好了。踩錘踏板還是ok的。 通電看看“內容”? 音色 官方給出的音色是300多種,實際感受下來,有些音色只是做了細節上微小的調整。整體變化沒有多大,所有300這個數字對于我這個“老實人”來說有點虛…… 預設了15組鼓組,還有10組空白鼓組,10首歌曲,其實目前沒感覺電鼓預設歌曲有什么實質性作用(就像大家好像都這么干那就都這么干吧,不過內置獨立的節拍器還是很有用的),包括空白鼓組,反正要調音色的總歸會自己調,總共25組“空位”使用起來綽綽有余。 音色上面怎么說呢,家里練鼓和初學者學習都夠用了,說實話我們也不沒事就杠一下的人,定位和價格擺在這,初級和普及。emmm就像你想花500元的成本讓別人給你做一首交響樂?(小打類的音色木有什么,缺少了一絲樂趣…(壞笑)) 質量體驗 3500這個價格,硬件還是很良心的,鼓盤也是固定的穩當,擰緊之后成年人壓一下沒什么位置變化(個別壯漢請當我沒說過…) 這一點請某些原聲鼓廠家加油努力,3500的價格雖說我買不到什么音色,但是我還是希望耐用的。 踏板ok,靈活度可以。家中練練鼓,小朋友打打完全足夠了。 音源器觸感不錯,操作上稍微有些小延遲(心中默念3千5,3千5) 線材外面看上去質感還行,咱不是專業的也就不多BB,能用! 安裝方面 架子是預制整體框架的,展開裝零件連線就好了,相對收裝慣了大箱小箱的我來說省心不少。初次安裝,40分鐘-50分鐘(主要是安裝壁管夾很費時),鼓盤直接往上懟就好了,線頭都有標記對新手比較友好。 占地面積 這個可能是在家里和一些機構比較關心的問題,因為廠家送了全套的配件鼓凳 地毯、線、鼓棒鼓桶、包括轉接頭(來自轉接頭“殺手”的好感),所以我直接量了鼓毯的面積,因為還有人活動的空間所以不是很精準,大致上是一個小朋友在家夠用的面積120cm*120cm。 最后我闡述下個人改觀的部分: 原本疫情未發生的時候其實沒多大感覺,直至前段時間出門困難,也懶得每天跑工作室練鼓,就萌生了買一套在家練習的想法,挑選了很多品牌,最后選擇了“hampback座頭鯨”這一款初級電鼓。 目前鄰里之間關系和睦,鼓毯下面墊一點軟性材料,基本不會有什么影響,深夜作死的另當別論。 占地面積也是重要的,把主體支架縮回來放在窗旁一角已是足夠。 有配套的音響和耳機可選擇,音響我買了看起來高級點的那款,在家或者工作室絕對夠用了,耳機我還是用自己的吧,嫌棄之….. 希望國產品牌會越來越好,其他的也沒啥要說的了,寫這個當是給自己第一次玩電鼓做一個總結,也是跟大家交流分享一下,感謝能一直看到結尾的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