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至23日,“廣州國際輕紡城杯”廣東大學生優秀服裝設計大賽決賽以云上論壇、“虛擬演播”、院校投票的形式如約舉行。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金慧玲同學以雷州石狗文化為主題的作品《司儀神》勇奪本科組唯一金獎。這個金獎不僅是金慧玲大學生涯上的一個圓滿句點,更是該校美術與設計學院參賽四年以來的一次全新突破。 金慧玲獲得本次比賽唯一金獎 司儀神:千面石狗,不變的情懷 司儀神即雷州石狗,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紅土文化群中的一朵“奇葩”。石狗文化對于雷州半島具有厚重的現代民俗價值,是雷州人民在長期的繁衍生息中所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傳統民族文化,承載著雷州廣大民眾的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念。 《司儀神》設計說明 千面石狗,不變的是情懷。從小到大,金慧玲就在耳濡目染中感受著雷州石狗文化的魅力,但一直苦于沒有機會深入了解。正是這次比賽給了她一個探尋家鄉文化神秘面紗的絕好機會。千姿百態的雷州石狗,每一種造型都有不同的內涵,每一面都凝聚著獨特的民族信仰。越是深入了解,越是心馳神往。 《司儀神》服裝設計展示 本著推廣家鄉石狗文化的情懷,金慧玲根據石狗造型特點開展男裝設計,希望通過雷州石狗文化的分析運用讓石狗文化同服裝設計緊密結合,真正做到宣傳和發揚雷州石狗文化。在圖案設計上,她對三維的石狗造型進行二維圖案的設計,以個別紋樣的設計為主,運用不同石狗頭部造型通過重組、排列、堆積的形式從而創造出新的圖案。在工藝上,她通過羊毛氈、刺繡、涂繪、堆積進行面料再造,通過各種刺繡手法及點、線、面結合的手法細致刻畫石狗的特征。此外,在面料上,她將呢料與針織相結合,針織的紋理根據石頭的特征延伸,整體系列以黑、白、灰無彩色系為主,讓石狗保有原有的特殊魅力同時也煥發新生力。這一系列大膽的創新嘗試,是她對家鄉文化的敬重和愛護,也是她最后奪得桂冠的必然結果。千面石狗,千面一心。家鄉情長,心馳往之。 唯一金獎:沒有僥幸,只有努力疊加來的幸運 “越努力,越幸運”或許是對金慧玲最好的注解。從來沒有什么僥幸,每一次不凡都是她用點滴汗水鋪就的夢之軌跡。本次時裝周比賽共有32所廣東本土院校參與其中,其中28所院校的服裝專業畢業生進行了畢業展演。 6月16日至23日期間,2020中國(廣東)大學生時裝周云上論壇、廣州國際輕紡城杯等活動觀看總量達503萬人次,由中國(廣東)大學時裝周平臺發起的院校大投票活動,更是吸引了來自32所廣東本土院校1761386名學生的參與,累計投票人次達349萬人次。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比賽中,金慧玲沒有過一絲一毫的猶豫,全心全意投入到設計當中,這一投入便是半年之久。 金慧玲細心檢查樣衣 金慧玲對樣衣進行縫補 前期,她通過網上調查以及實地考查深入了解石狗的歷史文化及造型特征,為服裝設計的應用做足準備。在把控男裝設計發展的流行趨勢后,她開始對款式、面料、圖案、色彩、結構進行細致的分析,一絲不茍地繪圖、反復修改。中期,是男裝制版,樣衣、成衣的制作,這是一個慢工細活的過程,她半點不敢分神,全身心地投入。后期得知要代表學校參賽時,有壓力同時也給了她莫大的動力。在指導老師張紫妍的幫助下,開始調整服裝細節。由于一開始的工藝處理不夠細致,出現門襟不對齊等問題,但以前的比賽經驗讓她鎮定自若,在沒有車縫機器的情況下她手工一針一線地修改縫補。對帽子、圍巾、包包、鞋子等服飾品也絲毫不敢懈怠,再處理加工,為服裝增添更多筆墨。 在參賽過程中,面對未知的比賽形式,她從容不迫。虛擬秀場給了她更多的時間完美呈現自己的設計理念。回顧比賽點滴,她感慨沒有努力是會被白費的。 這個金獎滿載著她的家鄉情懷和設計夢想,是她用努力一點一點疊加而來的幸運,也是她回饋給家鄉和學校的最好禮物。億分努力,萬分幸運。唯一金獎,實至名歸。 “教學+比賽+實踐”:寸心春暉,織就夢的金網 《逍遙游》有云:“且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水匯成汪洋才有載舟行渡的能力,風匯成疾風才有助長大翼翱翔的動力。金獎之路,坎坷曲折,但金慧玲從不是孤軍奮戰,學校在服裝專業上的精心建設為她織就了夢的金網。 服裝設計專業學子開展動手實踐 服裝設計專業辦學以來,在校建立服裝創意設計工作室、服飾品設計工作室、漢服文化現代服飾設計研發工作室,努力打造服裝設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同時依托地處廣東省服裝大省的優勢,堅持理論教學與設計實踐并重,緊跟國際時裝流行趨勢,將服裝藝術設計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教學與社會、市場結合,培養從事服裝設計與策劃和服裝研究方面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該校學子多次參加廣東省大學生時裝周比賽 該校師生多次逐鹿廣東省大學生時裝周比賽 教學、比賽、實踐三管齊下,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建立了以《服裝畫技法》、《服裝工藝設計》、《服裝立體裁剪》為方向的在線精品課程,并與廣東省中山偉立紡織品有限公司初步建立專業實踐教學基地。自2017年以來,該校每年鼓勵學生參加各類服裝設計比賽,與其它高校一起交流學習。學生在廣東大學生時裝周,深圳時裝周、全國女裝設計大賽、面料設計大賽、互聯網+大賽等多個賽事中獲獎達38次,畢業生就業率達96.7......正是在這種跬步積累中,像金慧玲這樣的學生才得以不斷磨練自己,最終積小流,成江海。寸心春暉,潤物無私。絲縷成網,筑夢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