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一個地區良好的營商環境如一塊金字招牌,吸引眾多企業與優秀人才前來發展。近年來,地處衡陽市核心區的蒸湘區,圍繞“全省作示范、全市走前列”目標,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全力打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四最”營商環境蒸湘樣板。 從“求我辦”到“我來跑”,局長走流程行動 “走心”更 “入心”。 如何以最直觀的方式了解企業、群眾辦事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8月開始,蒸湘區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局長走流程”工作。 蒸湘區市場監管局局長以工作人員身份在窗口直接受理審批服務事項 “請問您要辦理什么業務?”下午4點10分,在開辦企業窗口,以“親身辦”的方式,區市場監管局局長張社榮體驗了開辦企業的網上申報、受理進件到出具營業執照的全過程。4時30分,在現場審查資料無誤后,當場打印并頒發了企業營業執照,全過程不到20分鐘。 “以前分公司設立業務,從資料審核到拿證需要25個工作日,現在不到20分鐘,就能拿到‘新鮮出爐’的證照,心情有點激動!”前來辦 證的公司職員為市場監管局的辦 證服務和速度點贊。 據悉,為進一步深化蒸湘區“放管服”改革,持續強化“一把手”責任意識,優化營商環境,蒸湘區開展了“局長走流程”系列活動,8月中上旬,區醫保局、區稅務局、區住建局等15個單位主要負責人相繼開展了“局長走流程”活動,查找群眾辦事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通過局長走流程和親身體驗,蒸湘區同步優化25項業務所涉及的辦事要件、時限和環節,取消12個辦事要件,減少15個辦事環節,共縮短30個辦事時限,獲得群眾一致好評。 從“硬實力”到“軟服務”,親商安商行動,貼心服務暖人心。 “這里環境好、服務好,我們企業落戶蒸湘區,從洽談、簽約、落地再到政策兌現,享受到了全過程、‘一站式’服務。”近日,走進蒸湘區鋼管及深加工產業園,山東天海高壓氣瓶經理朱崇海介紹道。 蒸湘區人社局到鋼管及深加工產業園開展“惠企政策進園區”活動 鋼管及深加工產業鏈是衡陽14條產業鏈之一,全區衡鋼產業園區就有約1萬從業人員,加上上下游帶動就業總人口已逾3萬人。圍繞打造鋼管及深加工產業集群,加快延鏈補鏈強鏈,蒸湘區梳理產業鏈企業能享受的優惠政策,為產業鏈企業解決職工養老、住房、子女就學、融資貸款等一系列問題,努力為產業鏈企業提供一站式辦理服務。 “用“營商”換“贏商”,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推動蒸湘區高質量發展!”蒸湘區區長曾夢龍介紹道。 通過問計于“企”,精準幫扶,在全區開展“親商安商黨政領導在行動”、營商環境優化年大調研行動,全區機關領導干部共走訪企業150余家,收集各類問題100余個,截止到今年8月,發放各類惠企政策資料2000份,開展創業就業、金融、法律等進企業培訓20余次,為企業解決融資、用工、用電、市場開拓等困難問題130余件,解決企業用工1500余人,共幫助全區68家企業融資獲得貸款83億元。 從“等會兒辦”到“馬上辦”,一件事一次辦,政務提速辦事省心 “以前需要提前準備好全套資料,耗時一個多月。現在把資料上傳上去,只要經過后臺審核,7天以內就審核完畢,我自己就可以把項目備案打出來了。”來蒸湘區辦理項目備案申請的王先生高興的說。 營商環境是蒸湘發展最核心的軟實力。蒸湘區委書記雷華告訴記者:“蒸湘區深刻認識到營商環境對推動蒸湘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意義,切實增強全區廣大干部‘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和‘坐不住’的責任感,才能強化蒸湘爬坡過坎、追趕超越的軟實力。” 今年以來,蒸湘區扎實推進“營商環境提升年”和“干部作風優化年”活動,打破因循守舊、按部就班的落后思維,破解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著力優化發展環境。 落實加強“一件事一次辦”微信小程序應用推廣工作,對全區政務服務事項和“一件事一次辦”事項進行全面梳理,探索推進“極簡審批”;嚴明“六條禁令”的紀律要求,設立20個企業作為干部作風監測點,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深化網上作風巡查,開展“作風評議”,嚴查“典型案件”,加快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截止2021年6月底,共計辦件3.72萬件,其中網上辦件2.13萬件,現場辦件1.59萬件,接受群眾電話/網上/信件咨詢2.53萬件,辦結率、滿意率均為100。何秀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