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愛音樂,BandLab等多款內置各種樂器、loops、效果器的編曲APP滿足蠢蠢欲動的創作欲; 背調工作低效,易企信等大數據分析應用提供企業資料查詢、發展態勢監測、商業風險挖掘等服務,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還有3D建模、在線繪畫、可視化制作、園區智能監測等各種各樣的應用,我們在手機或電腦的應用市場一鍵下載,就可以輕松打開充滿想象力的異域空間,或開啟工作躍升的創新模式。 但我們真的了解每天都接觸的應用市場嗎?應用市場誕生之前是如何安裝軟件的呢?在數字時代,應用市場又呈現出怎樣的發展趨勢呢?今天我們就簡單聊聊應用市場這點事兒! 應用市場,也稱為應用商店,是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而誕生、發展的軟件分發渠道,普通用戶可以通過應用市場瀏覽、下載自己喜歡的、或可增強工作與生活技能的各種各樣的應用。這些應用來自于各個領域的開發者,他們完成開發后,與應用市場運營商協商一致,上架至應用市場,供用戶下載,獲取收益。在這其中,應用市場運營商是連接開發者和用戶的橋梁,他們大多擁有硬件捆綁或綜合平臺等優勢,掌握著構建規則、推薦分發等主動權,并通過運營應用市場,構建圍繞自身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分發生態。由此可見,應用市場成是連接應用開發者和用戶的應用分發渠道,是構建生態的根基。 了解了應用商店的基本概況后,我們再來看看它的“發展簡史”!應用商店從無到有,大致經歷了依賴存儲介質如光盤、軟盤的線下/離線分發、軟件網站線上分發、C端應用商店分發下載、B端云市場/應用商店/市場分發下載/訂閱相結合四個階段。跟著本文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應用市場發展歷程,國信優易制圖 應用市場的“史前時代”從硬件拷貝到PC分發 在桌面互聯網出現之前的單機時代,軟件和應用的種類并不像現在這樣豐富,大多是諸如微軟Office辦公套件、BIM建筑建模等辦公類或專業領域類的軟件。安裝方式也相對古老,多采用電腦預裝、或通過光盤及其他存儲介質拷貝至電腦進行安裝,供用戶使用。這種方式屬于典型的線下/離線分發方式,因技術水平限制,分發效率與用戶體驗在當時并不是重要維度。 當桌面互聯網出現之后,應用開發與分發都發生了轉變。軟件與應用的種類越來越豐富,網絡上也出現了各種軟件網站,如中關村在線、華軍軟件網、太平洋網絡等,軟件開發者可以將自己開發的軟件上傳到軟件網站,用戶則從軟件網站上搜索、下載軟件,安裝使用。這一時期,軟件分發由線下/離線方式轉移到了線上,無論是開發者還是用戶,操作便捷度都大幅提升。 軟件網站,開啟線上分發方式 移動互聯網興起?C端應用市場走向百家爭鳴 還記得功能機嗎?對,就是諾基亞稱王時代的主流機型,當時諾基亞以將近70的市占率稱霸功能機時代,其OVI商店也是最早出現的應用市場。除手機廠商的應用市場外,電信運營商也紛紛開設自己的應用市場,如中國移動的MM應用市場、中國聯通的沃商店、中國電信的天翼空間。這一階段為應用市場的繁榮打下了基礎,但運營商約70的分成比例也成了限制開發者的“利益桎梏”。 中國聯通沃商店 直到2007年第一代iPhone發布,次年,蘋果App Store面市,驅動應用市場走向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繁榮時期。App Store依托自身硬件及系統優勢,迅速打開了市場,高用戶量帶來軟件/應用的快速分發,約30的分成比例也刺激了開發者的積極性,越來越多功能豐富的優秀應用上架至App Store,用戶滿足了個性化需求,蘋果也獲得了可觀的收益。 App Store的成功讓對手紛紛效仿,谷歌于2008年推出了Android MarketGoogle Play前身,并逐步在國外的應用市場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在國內,各Android定制ROM手機廠商也推出了自己的應用市場,如華為應用市場、小米應用商店等。此外,豌豆莢、騰訊應用寶等第三方應用市場也占有一席地。此時,面向C端用戶的應用市場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手機廠商主導的應用市場因硬件優勢、生態龐大等占據著應用分發的制高點。 數字時代?B端應用市場開啟新征程 縱觀C端應用市場的發展,基于操作系統或硬件捆綁的優勢,對開發者的扶持、讓利;高效、便捷的用戶體驗是驅動應用市場良性發展、構建可持續生態的重要因素。借鑒其成功經驗,服務B端客戶的企業也開始搭建應用市場。 2008年前后,云計算模式興起,很多云服務商推出了以“云市場”命名的應用市場,他們將合作伙伴開發的云服務產品以下載或訂閱的方式提供給用戶。主流類型有包括以阿里、騰訊、百度為代表的大型互聯網公司構建的云市場;還有以華為、浪潮等硬件廠商構建的云市場,以及以金山、用友為代表的傳統軟件公司構建的云市場,他們均以自身提供的云服務為依托,立足自身特色又相互借鑒融合,在競爭中呈現出逐漸趨同的態勢。 2010年前后,隨著移動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融合不斷加深,賦能智能制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出現,與之共生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市場應運而生,如海爾的COSMOPlat應用商店、中控集團的Bluetron應用市場,它們匯集了第三方開發者開發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同樣以下載或訂閱的方式提供給用戶。 海爾COSMOPlat應用商店 萬物互聯,海量多源異構數據爆炸式增長,超出了原有IT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出現了專門針對多源異構數據處理的數據智能操作系統/平臺,如國信優易的數據操作系統DataOS、星環科技的Transwarp Data Cloud大數據云平臺、第四范式的4Paradigm AIOS AI操作系統等,應用市場也成了這些數據智能操作系統/平臺的標配。 B端應用多專注于細分領域,各行業之間壁壘高,研發投入大,對于底層技術企業來說更需要應用市場來協同合作伙伴,匯集多行業應用,構建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龐大生態。因此,B端應用市場也在進行微創新,如增加訂閱式應用使用方式,制定5-10的低分成比例,以及為開發者提供培訓、資金、技術等多維度支持,以此增強應用數量與生態規模。 國信優易的應用市場-UE Store 作為服務政府、企業的數據操作系統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國信優易基于數據操作系統DataOS構建的UE Store同樣注重生態建設,為持續提升開發者與使用者的用戶體驗進行創新嘗試。如UE Store通過將第三方應用“DataOS原生化”,使第三方應用能夠便捷調用DataOS統一認證、數據管理、增強引擎等能力,使其與操作系統有機結合,強化數據互通與技術賦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 從古老的拷貝形式到隨心所欲的下載安裝,從聚焦生活需求到解決行業難題,從一家獨大局面到百家爭鳴盛況,應用市場不斷創新發展。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作為連接開發者與用戶的高效通道,應用市場必然會持續為生活服務、工作提升乃至產業變革、社會進步注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