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大潮中,廣大企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沉淀數據、分析市場,從而捕獲新的市場機會,嘗試新的商業模式,在未來商業市場中提前占位。反之,如果不進行數字化轉型,那么企業發展將受限于低效的業務流程,缺乏數據支撐無法帶來富有遠見的洞察,終將會被用戶拋棄、被競爭對手超越、被市場邊緣化,以致最終出局。 01找準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方向 回顧接近尾聲的2020年,有的企業在市場劇變的環境中倒下了,但有些企業卻可以存活下來,甚至部分企業還能逆勢增長。 這些企業之所以能快速行動的原因就是,他們有能力集合更多的智慧面對變化,并進行實時迭代優化。 行動力對企業抗風險發展尤為關鍵。 數字化企業的優勢正在于對變化敏感、行動敏捷。他們運用數字平臺給企業帶來的生產資產、用戶資產、數據資產,快速調整適應變化,甚至開發全新的商業模式。 而傳統企業由于缺少數據支撐,往往難以在變化發生的第一時間做出應對的決策,在戰略調整上慢人一步。 對很多傳統企業或者非數字原生企業來說,當務之急是變革舊的運營模式和業務模式。 如何變革業務模式?單純的將所有數據通盤轉移至線上,并不能直接為業務帶來質變。數字化轉型,傳統企業可以選擇更聰明的辦法,那就是從關鍵方向入手,緊貼業務需求進行數字化升級。 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組織架構往往分為三個部分:一是以研發、生產、供應鏈管理為代表的的生產部門,二是以銷售、市場、服務等模塊為主的營銷部門,三是以行政、人力、財務等職能為主的后勤部門。 前二者分別對應公司的產銷模塊,也連接著企業業務的上下游,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對大多數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方向,正是對生產和營銷業務模塊的數字化賦能。 抓準關鍵方向,數字化轉型的“上下逢源”,能夠幫助企業快速重塑端到端的價值鏈,通過信息化技術大幅度提升企業的業務效能,從而探索并創造全新的業務模式。 02億聯網絡數字化轉型實踐 億聯數字化建設的愿景,是“數字聯接新動能”,期望通過數字化方案,連接企業內部各項數據,讓數據說話,并驅動業務推進。建設初期正是從關鍵方向先入手,通過數字手段快速為業務創造價值。 億聯圍繞客戶服務、供應鏈、產品研發、經營決策、內部協同等方面,進行信息系統完善及內外部信息鏈的打通,完成了供應商門戶、客戶門戶、內部協同門戶三大門戶的構建,包含企業內部20余套信息化系統。 億聯數字化系統中的供應商門戶,是保障公司生產高品質產品的“利器”。隨著億聯企業規模的擴大,公司的產品系列也愈發豐富。如何管理數十款型號、功能各異產品,從原料到成本的全過程,是一個艱巨的挑戰。另外,億聯在生產上采用外協加工模式,與外部生產工廠的數據協同也尤為關鍵。 對內,供應商門戶系統以銷售預測為源頭,以物料需求及生產計劃為基礎,將所有產品的原料、配件及生產環節等信息都轉移至線上,做到每個產品零部件可溯源、可追蹤。產品一旦出了問題,第一時間就能定位到源頭,快速解決生產上的“疑難雜癥”。 對外,供應商門戶配合質量管理系統為過程控制,將億聯的數據系統與外協加工工廠對接,實現工廠與公司之間的數據共享,靈活管理倉儲、物流等環節,還能跟進產品的生產加工進度。 億聯的供應商門戶構建了供應鏈產品質量協同保障體系,從而極大改善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 億聯的客戶門戶則集客戶服務、商機孵化、營銷管理、訂單管理于一體,打通了售前、售中、售后的營銷全過程。 售前:每條客戶的產品咨詢,都會生成記錄快速下發至銷售側,訂單狀態也會根據當前銷售進度及時更新; 售中:當訂單落成,產品的發貨記錄、訂單實施進度、維保信息也將自動更新; 售后:若客戶有產品問題反饋,可以直接通過Ticket系統提交問題,售后團隊針對全球市場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服務。 通過將訂單數據、客戶反饋與營銷管理系統集成,提升銷售人員工作效率及銷售內部流程的快速運轉,各部門能在系統中協同工作,信息共享。 但是,我們要看到,數字化系統是在既有的邏輯框架下的固化程序,若想要滿足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數字化系統的建設,還是要以“人”為中心。 03數字化轉型要以“人”為中心 以“人”為中心,而在企業內部數字化建設中,是指以系統的使用者為中心,即以企業的員工的需求、業務場景為中心。 盡管決定每家企業能否數字化轉型成功的因素不盡相同,但是所有的具體事情中,關鍵成功因子都是“人”。數據本身不能解決問題,而“人”卻能以數據為支撐,推動問題解決。平臺和數據中心解決的問題多了,價值才能得以提升。 所以數字化建設,還需要讓“人”解決問題的執行效能提升,通過系統將重要信息精準推送給每個關鍵人員。 所以億聯在供應鏈門戶、客戶門戶之外,以“人”為中心,滿足員工業務開展需求,建立了內部協同門戶。 億聯的內部協同門戶以融合通信平臺UME為主要的系統載體,承擔了兩個主要功能: 一是作為內部員工溝通協作平臺,通過即時通信、視頻會議、語音通信等多種溝通方式,提升內部員工信息同步及溝通協作效率; 二是作為信息平臺,集成各系統入口,承接其他系統推送的重要信息,防止由于處理不及時可能導致的業務風險,推進業務進程。 UME作為內部協作平臺,企業員工絕大多數的信息交流都能在UME上完成。UME通過一個平臺與多種終端聯動,串聯企業內部的各個組織、人員、業務和流程,讓溝通信息在企業內部快速流動。不論是數字化系統建設初期的需求明確,還是建設中的實施階段,或是系統應用后的延伸討論,都能通過UME交流,極大提升了員工的執行效率。 另外,UME作為信息平臺,能夠接收來自其他系統的關鍵信息,并通過全終端推送,將信息流同步到對應關鍵人員的手機、電腦、郵箱等信息接口。員工能夠第一時間接收到關鍵業務信息,避免由于信息遺漏而導致項目延宕。UME就像是一個“快遞柜”,能夠對接所有信息系統送來的“包裹”,無需讓員工跟一個個平臺反復對接,解決信息傳遞到人的“最后一站”問題。 通過三大門戶的建設,幫助億聯了解生產的每道環節,把控產品質量,降低采購和生產成本;內部員工能夠根據一個個明確的目標在線上快速“集結”,高效地開展協同辦公;快速跟進每一條潛在的商機線索,通過敏捷且精準的判斷,創造業務價值…… 長期發展中,億聯沉淀了大量的業務數據,圍繞業務歷史數據、根據經驗及實踐所建立的模型、以及從客戶側獲得的個性化指標,形成完整的數據鏈條,驅動億聯業務模式的調整升級。數據已經成為億聯最核心的資產。 正是由于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億聯網絡基于自身數字化轉型實踐總結的“構建基于信息化協同質量管控平臺的經驗”,獲評“2020年全國質量標桿”,這意味著億聯網絡的數字化方案獲得國家級榮譽認可。 未來,億聯還會根據自身的業務布局及發展需求,結合前沿數字技術,去靈活調整業務模式,比如通過AI技術,結合各類業務數據,進行未來銷售規模的預測,并指導產品的生產及營銷的投入;再比如智慧工廠的建設,將通過數字技術與生產供應鏈結合建設智慧生產園區。億聯的數字化之路,未來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億聯網絡樂于與廣大政府部門、企業集團分享實踐經驗,融合通信平臺UME也在今年正式作為新品推出,為廣大政企客戶數字化轉型提供了一套可借鑒、可落地的成功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