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人人輕松當大廚”“天天回家吃大餐”的預制菜,大家都吃過了嗎?隨著“宅經濟”和“懶人經濟”的發展,美味方便的預制菜已全面“入侵”日常生活。隨便打開一個電商APP,輸入預制菜或者方便菜、快手菜,就會彈出大量菜品信息,一張張誘人的圖片,鏈接下“10萬+”的評論,不同品牌的網頁一個接一個,可見,今年是預制菜的“火爆”之年。 預制菜,是指經過預加工、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消費產品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消費者餐桌上的新寵。這一產業的興起,一方面迎合了消費者對“懶人經濟”的追捧,另一方面也是餐飲企業在疫情常態化情況下積極開辟新產業、尋求新賽道的重要舉措。據相關資料統計,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預制菜產業發展水平均排在全國前列,長三角地區已形成規模性預制菜發展市場和產業優勢。 消費者最關心預制菜是否健康 網絡熱詞“科技與狠活”的背后是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切。目前,中國的預制菜市場尚未真正進入“產銷兩旺”的局面,對于更多的消費者來說,眼下最大的痛點是買不到放心的預制菜和好吃的預制菜。 首先,吃預制菜健康嗎?預制菜里還有營養素嗎?有不少消費者擔心二次加熱以及冷凍冷藏的過程可能會造成營養素流失。據專家介紹,預制菜經過熱加工處理后,流失的營養素主要是蔬菜中的維生素和少量的礦物質,膳食纖維沒有很大損失。肉類產品只要是新鮮的、品質好的,加熱后蛋白質流失也并不多。 其實,無論是家庭烹飪還是工廠加工,都會造成營養素的流失。比如,加熱會讓維生素C流失,炒菜的話一般維生素C會流失20—30,甚至更多;油炸、打碎會有氧化損失,蔬菜的細胞被破壞,空氣直接跟細胞內的營養素接觸,會造成胡蘿卜素、花青素等流失。各國研究數據證明,合理冷凍保存的食材,仍能保存其中絕大部分的營養素。因此,歐美的膳食指南中,把冷凍蔬菜和新鮮蔬菜歸為一類,同樣鼓勵消費者食用。 其次,預制菜和剩菜一樣長時間存放,會產生致癌物嗎?據專家介紹,亞硝酸鹽是微生物活動的結果。新鮮綠葉蔬菜里的亞硝酸鹽低到每公斤只有幾毫克,從食品安全角度來說可以忽略不計。殺菌處理加上密封包裝,可以使菜品內部的微生物被殺死,外面的微生物又進不來,只要微生物不超標,預制菜并不會在存放過程中產生亞硝酸鹽。 最后,在對于預制菜的疑慮中,添加劑也是關注的焦點之一。從統計結果來看,預制菜中的添加劑難以避免,通常而言,越是口味重、烹飪方式復雜的菜品,添加劑的種類也越多。這些添加劑會對食物的色、香、味進行改進,并延長它們的保質期。但這并不意味著食品添加劑是洪水猛獸,因為只有濃淡適中的用量才能保證食品的風味。 “科技與狠活”并非否認添加劑本身,有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并不等同于低劣產品。歸根到底,違法添加物的使用和食品添加劑的濫用才是破壞食品安全的元兇,而對于合法合規的添加劑使用,并不需要談“劑”色變。 長三角地區出臺團體標準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預制菜這一新興產業亦不例外。近期,長三角消保委聯盟以長三角區域內預制菜市場發展狀況為依托,聯合長三角三省一市餐飲行業協會、部分預制菜龍頭企業共同起草了《長三角預制菜點質量及服務評價規范》,引導長三角地區預制菜行業高質量發展。 長三角消保委聯盟有關負責人表示,聯盟將根據標準實施情況,對標準不斷細化完善,確保標準更好地服務于預制菜企業經營和產業發展需要,并適時視情將團體標準上升為地方標準,進一步守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此次出臺的團體標準 《長三角預制菜點質量及服務評價規范》主要針對消費者關注的熱點和調查發現的問題,從原材料、加工、包裝、標簽標識、貯存、配送、還原度以及食品安全指標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長三角預制菜結合市場實際情況加入了新的亮點:首先,從消費者權益保護角度出發,進一步健全糾紛解決機制。該標準既要求經營者加強自律,暢通溝通渠道,跟蹤用戶訴求,又鼓勵經營者接受他律,自覺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消費者的監督,配合行政監管部門和消費者組織開展工作。二是從環保角度出發,鼓勵倡導包裝綠色簡約。該標準除了要求菜點包裝材料和容器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外,還對單件和整體包裝進行分情況討論,且鼓勵使用環保可降解的包裝材料。三是從保障知情權角度出發,對標簽規范予以明確。該標準要求預制菜企業應在醒目位置標明產品名稱、制作加工信息、食用方法、貯存方法、保質期及最佳品嘗期等。四是從運輸安全保障出發,對預制菜品貯存、配送提出合理要求。貯存方面,該標準明確了冷凍、冷藏及常溫預制菜點的貯存、運輸溫度區間,并要求企業依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對臨近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產品及時清理,避免流入市場;配送方面,除了對配送人員健康衛生、配送箱(包)等工具清潔消毒等提出要求外,還要求對直接入口、非直接入口、低溫保存、熱食配送的預制菜品,在配送過程中合理分隔,配送溫度及配送時間均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預制菜還會“火”多久,可能取決于消費者是否持續愿意為其買單,畢竟,消費者不看產業,只看產品。相信隨著行業規范日益完善,未來預制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方向會逐漸清晰,更優化的美食產品會不斷產生,逐漸形成每個場景和相對應的消費群體想要的預制菜?!。?strong>宗 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