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廣州車展,毫無意外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新車再次成為主角,據統計,廣州車展參展新車67款,其中全球首發車54款,新能源車型30款。長安旗下電動車型阿維塔11亮相,長城旗下電動品牌沙龍汽車的機甲龍也成為關注熱點——“華系車”已經形成新的格局。電動化、智能化帶來的自主品牌崛起,正襲卷市場。今年前10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254.2萬臺,同比增長近1.8倍,滲透率提升至12.1。榜單前15強,自主品牌產品占14席。 電動化和智能化變革,帶來軟件定義汽車、云管端、用戶驅動產品的新趨勢。汽車產業需要重構傳統的業務體系,實現全鏈路的數據打通、數據驅動——產業全鏈路數字化正成為新常態。早年間,汽車行業往往更重視在端上能力的建設,隨著產業變革進入新階段,基于云的全鏈路數字化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 產業上云,全鏈路數字化背后需要一朵什么樣的云 今年可以說是進入到“軟件定義汽車”的元年。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車OTA功能的搭載率達到了30,預計到明年年底,將突破50。敏捷迭代的軟件系統、用戶驅動的增值服務、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運營管理體系,將成為車企競爭的新要素。 在這背后,一方面帶來了云管端一體化、數據驅動的新模式,車企需要在云上加速重構整個業務架構體系。在云的數字化基建方面,車企及產業鏈上下游的玩家都需要打破傳統的業務認知,從基礎設施層面進行重構,快速建立起云管端一體化的全新業務體系,真正開始實踐以數據為核心驅動力的新時期發展模式。 同時也意味著,車企的決策機制正在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在用戶買車后的全生命周期里,即時響應用戶需求,敏捷、按需去迭代軟件系統和服務。這就需要以數字化業務為導向,基于云去建立全鏈條的數據通路,充分挖掘數字化價值,實現數據驅動、用戶驅動。從用戶視角看待完整的產品和服務供給鏈條,更需要依托云來重構業務體系,打破各個環節的數據孤島,構建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售后全鏈路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應用體系。 數字化轉型不再是汽車行業的“可選項”,而是“必選項”。車企上云也成為“唯一解”、“最優解”。 近日由騰訊發布的《汽車產業數字化轉型白皮書》中分析,在汽車數字化轉型中,數字化業務與數字化基建須相輔相成、協同發力,方能確保數字化轉型落地見效、行穩致遠。 汽車產業應夯實新一代的數字化基建,包括高效穩定的基礎云、一體化的安全防護和精益化的企業治理,構建一條數字通路,發揮數據要素價值,深挖數字護城河。數字化基建對車業全鏈路和用戶服務全周期的有力支撐和深度融合,將直擊產業鏈各業務數字化進程不一且較為孤立的痛點,為車企引入互聯網的成熟模式,打破各環節之間的壁壘,打通全鏈路的服務觸點和數據,以強大的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滿足用戶所有環節的需求。 同時,數字化業務強調數字化應緊緊圍繞車企業務來開展和推進,構建起打通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售后全鏈路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應用體系,為用戶提供全域觸達、服務閉環的全周期數字化服務。 在研發設計方面,云平臺可以滿足在軟硬件開發、設計、測試、驗證過程中的數字化和異地研發團隊的云上協同開發,大幅降低新車研發成本,縮短車輛上市周期;在營銷服務方面,直營模式與4S店模式比拼效率,都通過數字化工具連接車企、經銷商、服務商和用戶之間的觸點,整合廣泛而分散的數據資產,通過精準匹配,形成數據驅動的服務模式,建立自身的數字化護城河,強化核心競爭力。 騰訊汽車云參與全鏈路數字化升級 百年汽車市場已經形成了龐大且相對穩定的產業鏈體系,而汽車云服務作為數字化興起的配套基建,重點依賴于專業服務商參與建設。有研究表明,目前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絕大多數都不具備自建和運維大規模的服務器集群或云數據中心的能力。 汽車制造企業也沒有必要從零開始建設支撐數字化轉型的ICT、云計算等能力,而可以利用專業汽車云服務商的技術和低成本計算資源,來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國內汽車云市場增速不斷提升,據統計,2020年我國汽車云市場交易規模已經達到1180億元,并有望在2025年突破兩千億。在自主可控、數據安全的標準之上,汽車企業也更加關注靈活開放、生態共建的云端發展模式,通過基礎云+專有云的方式,享受云平臺開放生態的同時,形成企業結合自身發展需求靈活部署的解決方案。 例如,騰訊與長安合作的HPC項目,使長安汽車獲得每年最新、最強算力的支持及彈性的高性能計算資源,為長安汽車的研發持續提供IT架構創新;根據個性化研發定制需求,騰訊聯合吉利旗下的廣域銘島共同開發大規模柔性定制C2M套件,助力制造企業訂單、交付、研發、生產的數字化轉型,實現市場用戶、生產企業和供應鏈資源的高度協作,促進企業的資源管理模式逐漸由以前的“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體驗為中心”轉變;在汽車金融領域,針對東風日產融資租賃業務特性,騰訊金融云提供云計算、大數據、AI等能力的金融風控和流程管理等解決方案,大幅提升風控引擎精準度。 “云+SaaS”數字營銷新模式 前兩年車市經歷了漫長的寒冬,汽車企業紛紛投入巨大精力推動營銷模式的革新。希望借助數字化轉型,縮短銷售網絡鏈條中的復雜環節,耕耘用戶五年甚至更長的用車全周期,以期創造出新的服務模式和新的價值市場。 車企巨額廣告費用轉向數字化營銷領域,旨在通過更精準的觸達方式,實現線索獲取環節的提質增效。車企走進商圈,開設用戶中心,自建App、小程序的表象背后,是期待搭建用戶直連通路,在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流程形成數據貫穿。這背后的營銷運營體系,需在云上構建,由數據驅動,打通公域私域。 如上汽奧迪借助騰訊企業微信汽車行業版數字營銷中臺,以企業微信+智能客服助力品牌與用戶直連,開展車機端、手機端和云端的多端一體化的運營服務,挖掘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在線索量、轉化率及訂單數三個維度均獲得提升。 汽車產業的數字化變革進入“深水區”,以新技術驅動新模式、催生新業態、創造新利潤,成為車企在數字新時代的重要命題。依托“可生長的云”,車企將打造動態迭代和持續進化的新型基礎設施,推進研、產、供、銷、服的業務數字化,釋放全流程的數據價值,提供全域觸達、服務閉環的全周期數字化服務,從而提升在不確定環境下的韌性和競爭力。如今,數字化已經深入汽車產業價值內核,還將持續帶來新的變革。新的格局正在演進,一次戰略升維、一次生態重塑正在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