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培訓機構接連關門!家長退費無門,幾十萬元學費下落不明!線下機構折戟,另一類機構卻迎來春天→ 受疫情影響,今年不少線下培訓機構資金連斷裂,頻頻爆雷,最近的一起是——老牌教育連鎖機構優勝教育,全國多所校區接連關閉,眾多家長遭遇退費難題。 北京:優勝教育關門 家長遭遇退費難 10月19日,大批學生家長和老師來到北京優勝教育總部,要求退還剩余學費以及拖欠的工資。該公司于近期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總部人去樓空。 據相關媒體報道,僅北京廣渠門校區應退學費總額已超過900萬元。若以此估算,優勝教育的資金窟窿恐怕比想象中要大。 學生家長:為了讓孩子上大學,唯一的房賣了交學費,從頭到尾交了三四十萬元,承諾隨時退,最后誰都不退。 當天晚上優勝教育的創始人陳昊開直播向家長們道歉。陳昊在直播中表示,優勝教育的規模在全國培訓機構中可以排到前十,在疫情期間受到很大沖擊,以北京為例,疫情期間北京的營收只有過去的四分之一。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出現這樣的問題,是由于企業本身的決策失誤,把教育教學的工作轉成資金籌集的工作,培訓變成籌資平臺。這樣它有可能很快獲得很多資金,但是也可能很快資金枯竭,風險大大增加。 由于前期野蠻發展,近期監管趨嚴,眾多培訓機構接連陷入困局。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曾印發《意見》,要求預付費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今年疫情期間大面積停課,更進一步導致培訓機構生存艱難。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熊丙奇:很多機構今年6月份,出現了現金流的問題。在2月份到6月份,全國注銷的培訓機構達到2萬個左右,這還不是完全的統計。 新模式新體驗 在線教育迎來春天 一方面是線下機構的折戟,另一方面線上機構卻迎來了春天,在線課堂在打破地域邊際的同時,也給老師和學生們帶來了全新的教育體驗。 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團結鄉團結小學,這里的合唱團表演馬上就要開始了。這是這群山里娃面對的人生第一個舞臺。 由于沒有音樂老師,長期以來,團結小學都沒有音樂課。但由于畢節堅持實施精準推進教育扶貧,通過捐贈的交互智能錄播設備,學校今年新成立了合唱團,而1000多公里外的廣州幫扶學校荔灣區少年宮的李老師,為這些山里的孩子開啟了遠程音樂課程。 通過互聯網課堂,廣闊世界的種子在大山孩子的心中悄悄駐扎,城市和鄉村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正在被打破。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龔順:“互聯網+”在線教育,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途徑——即使在最偏遠的地區,同樣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從傳統課堂到網絡授課,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也令老師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位被屢次打斷直播的蘇老師,來自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實驗中學,因為對直播不熟悉,第一次上網課翻車的視頻讓他一夜走紅。而更讓老師們犯愁的是網絡那端孩子們的聽課效果,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說是使出渾身解數。 遼寧省盤錦市遼河油田實驗中學初三的化學老師胥老師,因為帶貓上課走紅網絡。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熊丙奇:從教育的規律來講,線上教育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要求很高,因此線上教育只是整體教育的補充。 在線教育獲客成本更高 不易形成信任感 一場疫情讓很多行業都開始重新自我審視,教育的未來究竟在哪里?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在線教育是否會取代傳統上課方式,成為未來教育的趨勢呢? 調查顯示,2017年選擇線上教育的家長僅有14,2019年選擇線上教育的家長增長到了31,我國家長選擇線上教育的偏好性持續上漲。其中,三四線城市家庭對線上教育的支持度更高。 近日,一項全球學習者調查顯示,在全球范圍內,超過四分之三的人認為,教育會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徹底改變。從我國線上教育行業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預測2020-2025年線上教育的銷售規模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43.35。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龔順:2012年中國在線教育規模只有701億元左右,在2019年年末,在線教育規模在3150億元左右。疫情之后,到今年年末會達到4000億元左右,成長非常快。 但并非所有人都看好在線的未來,過高的獲客成本、技術資源占用成本,是其長期難以盈利的障礙之一。據了解,線下機構的付費用戶獲客成本在500-1000元,但線上機構的成本在3000元以上,線上一對一機構更高達5000元-1.5萬元。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在場教學,老師跟學生之間積極接觸,獲得信任的可能性更大。親其師,信其道。從信息傳播的角度來說,任何工具傳播信息,都比直接見面所能傳播的信息要少。 未來學習將通過內容與技術相互賦能與深度融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不斷突破學習的時空限制。而線上線下融合的學習方式將進一步拓展教育場景,降低教育成本,提升學習效率,滿足多層次個性化教育需求。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熊丙奇:使用在線教育資源的時候,更多強調雙師作用,線上有老師教學,線下一定有老師輔導,指導學生學習,才能夠發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