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常態落地,是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核心要素之一。2020年春,一場覆蓋全國范圍內的線上教學“大考”,讓所有人都意識到,教育信息化建設,是要真真實實落地到日常教學方式的轉型中,落地到師生信息素養的日常培養中的。 蚌埠二中,是安徽省示范性高中、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以“關注終身發展”為辦學理念,始終走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前列。自2012年以來,學校大力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利用學習數據分析、課堂即時評價和智能推送等技術,探索建立了“智慧課堂”新型教學模式。 這次的在線教學,對于二中師生來說,是一次全面深化網絡教與學應用的特訓,也是一次檢驗學校堅持創新引領、擁抱時代變化效果的考驗。復課以來,雖然全天候的線上教學告一段落,但智慧教育的大樹,已然在全體師生的心里更加枝繁葉茂了,而復課后的日常教學,也在自然間,發生了一些變化…… 智慧考試:智能閱卷幫助解決英語教學“老大難” 馬愛軍老師任教了兩個高二班級的英語,說起新型技術的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他表示,“現在的智能批改技術是越來越好用了”。 對于英語老師們來說,每當結束一次測驗,批改,尤其是改錯、作文這些主觀題的批改一直是“老大難”。一個英語老師通常要帶幾十上百個學生,若要做到詳細批改,包括給出分數、評語,指出問題、給出建議,非要幾個小時不可,確實是極大的負擔。 智學網智能閱卷功能可以對英語的作文、短文改錯、填空等題型進行機器自動評閱判分,真正做到了英語全卷自動化閱卷,能讓老師的閱卷工作量減少90%以上。 智能閱卷系統可以對短文改錯題進行自動評閱判分 英語全卷自動化閱卷是大數據環境下利用人工智能進行精準教學的典型代表。針對學生答案進行智能批改,可以為學生提供關于知識點掌握程度的分析與點評,是學生的個性化輔導專家;還可以提供班級、學校等分析診斷報告,為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和個性化教學提供巨大幫助。從2016年3月起,蚌埠二中就開始探索基于智學網的智能評閱優化英語寫作教學的應用模式。 “批改效果目前當然還不能完全達到人工水平,但系統能提供數據分析,這一點非常好。”馬老師表示。閱卷完成后,系統會自動給出一系列數據,如對作文題的解析、各分數段的占比、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供教師參考;最重要的是還有對學生的典型錯誤分析,為下一步的作文講評提供有力的數據。講評課上,馬老師會將這些典型錯誤分析打印出來,或者通過智慧課堂的同屏功能分享給學生。 系統會自動給出相關數據分析和典型錯誤分析 “可以促進從多角度對學生寫作水平進行精準診斷和反饋,為教師的精準化、個性化作文教學提供數據支持,豐富英語寫作教學的手段和途徑。”馬老師表示,在未來的英語教學中,他還會繼續使用智能閱卷功能。 智能作業:為有效監督提供了“最便捷的途徑” 復課以來,如何做好線上與線下的銜接是很多學校和教師都在重點關注的話題,帶了兩個高二班的化學老師楊濤表示,最根本的還是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及時的作業和檢測來掌握學生的知識點習得情況,才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通過智學網來給學生布置作業,是楊老師在這個超長假期里養成的“日常”。“答題卡練習支持我上傳自己選好的經典題目,選題組卷功能可以幫助我根據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來布置對應的練習,都十分方便。”他表示,智學網的方便不僅僅是給老師的,對于學生來說,系統智能推送的個性化練習題,同樣可以幫助學生們查漏補缺,強化薄弱知識點,讓學習更加高效。 楊老師通過智學網為2個班級布置作業 學校在發給科大訊飛的感謝信中這樣評價道,“智學網平臺的布置、檢查、批改、講解作業強大功能為學校進行有效監督提供了最便捷的途徑。”根據智學網后臺數據顯示,停課不停學期間,蚌埠二中三個年級的老師們共布置了2萬多份作業。 蚌埠二中特以感謝信的形式向科大訊飛團隊表示感謝 “我一直都覺得,如果學生的自覺性足夠,線上教學的效果也不差的。”楊老師回憶說,這次在線教學的經歷,對他來說“就像正常上課一樣”,通過直播來講課、用智學網來布置作業,教學場景的改變和教學環節的增加,并不會影響他教學工作的根本目標和主要重心。 同時,作為智慧課堂的老用戶,楊濤老師對于智慧課堂“隨堂練習”的功能同樣十分認可,學生答完題老師可以直接看到結果,及時、便捷,一目了然,明顯地提升了課堂效率。 有人說,未來教育的“詩和遠方”,正是生發于教育者的覺醒之中。對于在智慧教育大潮中浸濡已久的蚌埠二中教師們來說,智慧課堂、智學網這些智能教學助手的不斷改進、完善,與他們一直以來的高頻率使用密切相關;展望未來的教育,與其說還要“待覺醒”,不如說,他們早已“在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