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人們對健康的關注更甚、對乳制品的要求更高,口感清新、營養豐富的低溫奶已經成為了當下消費者的新需求。而且低溫奶的增長速度令人驚嘆,未來還有新的增長可能。 雖然我國低溫奶市場增速加快,但是不同于常溫奶,還存在很多制約低溫奶市場發展的因素,未來低溫奶如果要擴大市場就絕對不能忽視這些問題。 首先,低溫奶雖然相比之下營養價值較高,但是在保存和運輸上也更為麻煩。 巴氏殺菌是低溫奶生產的關鍵技術之一,需要在保障牛奶品質的基礎上殺滅更多的細菌,同時還要低溫保存以抑制細菌的繁殖,因此低溫奶在運輸上需要全程冷鏈、低溫保存,這就要求乳企要有完善的冷鏈運輸體系。 除此之外,低溫奶的保質期很短,即使是在低溫保存的情況下保質期一般也只有幾天,這就需要及時將低溫奶送到消費者手中,要保證消費者能夠收到新鮮、安全的低溫奶,對物流運輸、配送的時效性要求非常高。 因此對于低溫奶來說,可能送奶到戶、商超、便利店以及崛起的新零售平臺將會成為主要的銷售渠道。 也許正是因為低溫奶的運輸、保存較為苛刻,所以才沒能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再加上低溫奶對奶源要求也很高,所以通常只是在一定區域內進行銷售,銷售半徑較小,輻射到全國范圍內銷售的低溫奶產品也比較少。 低溫奶更多的是在一二線城市、沿海城市以及部分省會城市進行銷售,主要得益于這些地區的交通、冷鏈系統都比較發達;三四線以及更低線的城市存在發展低溫奶的潛力,但是可能因為低溫奶在當地的市場滲透率不高,導致當地的消費者對低溫奶了解不多,可供選擇的產品也比較少,有些地方甚至沒有辦法購買到低溫產品。 隨著冷鏈體系的完善,這些似乎已經不再是制約低溫奶發展的因素。新零售平臺的崛起大大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時,還意味著乳企能夠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擴大自己企業的冷鏈體系,這都將成為低溫奶擴大市場的發展助力。 再加上目前全國各地在建設牧場、建立產業集群、投建乳業產業園等項目,對奶牛養殖行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奶源也將不再會對乳企拓展低溫奶市場產生太大影響。奶源建設、冷鏈完善、銷售渠道擴展都為低溫奶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乳企紛紛布局低溫奶領域也只是順應市場的發展趨勢。在這樣的推動力作用之下,低溫奶將會迎來進一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