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就要吐槽下兩臺車同樣動力系統的產品設定,畢竟在某些人眼里,發動機變速箱就是一臺車的硬核實力,兩眼一抹黑就是不看做工配置用料底盤,但凡兩臺車發動機一樣變速箱一樣,就可以劃上等號。 左右權衡之后一定會選擇一臺最便宜的來滿足下自己的虛榮心。 這就很精彩,前兩天粉絲后臺疑問,為什么同樣一配2.0T雙離合動力總成,奧迪A4L在用,A6L也在用,是不是可以把兩臺車劃上等號? 既然這樣問,我也只能苦笑的告訴他“是”!畢竟跟這些人解釋車是什么東西,就跟女孩跟我講口紅一樣。 目前奧迪A4L 40TFSI與A6L 40TFSI均搭載第三代高功率2.0T排量的EA888發動機,縱向布置,變速箱也還是那臺DQ382發動機,至于底盤上更是高度一致,同樣的MLB EVO平臺。 其實要說兩臺車的差距,硬核差距上就是尺寸差距,一臺定位B級,另一臺定位C級。 不過兩臺車的售價差距可就大了,目前想要買到A4L 40TFSI,低配24萬就能搞到,而入手A6L得要40萬,兩臺大件高度相同的豪華車,就因為尺寸差距,就差了16萬,這可是一臺奧迪A3呢。 你是不是這么想了?買A6L好像不如A4L。 錯了!模塊化平臺盛行的當下,完全看三大件兒那絕對是錯誤的,豪華車與普通車不同之處就在于豪華氛圍的營造以及豪華配置的裝備情況。 隔音、減震、安全性、用料、設計以及配置,都能拉開兩臺車的差距,你不看奧迪A6L要啥有啥的配置比A4L強多少,也得看著生生大出一圈的尺寸優勢吧,而且A6L自身減震更為出色,隔音更好,整體駕駛感受更上一層樓。 這些可都是差距啊,但這些差距絲毫不會擺在賬面上。 這一聽有點熟悉,豐田的雷克薩斯ES以及凱美瑞也好像有點這種意思。 2.0L+6AT動力總成兩臺車都有,這一套動力總成可以說毀了ES整個車系,ES200版本就因為搭載了2.0L發動機,就被冠上大號凱美瑞的帽子,甚至衍生到整個ES車系都被稱為大號凱美瑞。 麻煩咱們走點心好嗎,ES300h難不成也是大號凱美瑞? 而且,ES底盤架構、內飾設計、配置、用料甩了凱美瑞兩條街吧,更為重要的品牌服務理念天差地別。這要再說ES就是凱美瑞,是不是A6L與A4L也可以劃上等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