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日·昆明——在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下簡稱云南自貿區正式掛牌一周年之際,9月2日,由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云南省商務廳、云南省商務研究院聯合中關村e谷共同舉辦的“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數字經濟創新論壇暨共建鏈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簽約儀式”在昆明隆重舉行。云南省商務廳副廳長寸敏、工信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新社、原北航副校長、原合肥工業大學校長、中關村空天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徐樅巍等領導和行業專家出席了本次活動。 來自政府、垂直行業、科技企業、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學府的知名專家、代表等百余人匯聚本次論壇。中關村e谷的優質資源和科學運營為本次活動成功舉辦提供了有力保證。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30多家校友企業在內的眾多企業家、董事長、創始人,或發表主旨演講,或參與圓桌論壇,圍繞自貿區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專家代表分別從不同維度共同探討云南自貿區數字經濟產業態勢,就如何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建言獻策,助力云南自貿區打造國際國內經濟“雙循環”的橋梁。 在此次活動上,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德宏片區管理委員會與中關村e谷就共建“鏈創新公共服務平臺”舉行簽約儀式,這標志著國內首個自貿區鏈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正式啟動籌建。此外,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與中關村e谷還就數字經濟產業招商引資簽注合作協議,大力推進自貿區數字經濟招商引資。 掛牌一周年,自貿區建設穩步推進 2019年8月2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云南自貿區正式掛牌運行。 云南省商務廳副廳長寸敏表示:“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探索高水平沿邊開放的重要載體,也是云南發展數字經濟最有活力的平臺。自掛牌成立以來,自貿區正以積極的姿態加速擁抱數字經濟藍海,積極、有序、穩妥地推進“數字云南”建設。” 一年來,云南自貿試驗區外貿進出口總值131.05億元,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90億元,增量市場主體達31559戶,每天新誕生約160戶市場主體,約每4天引進1戶外資企業落地,用行動詮釋“云南速度”。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下,云南自貿區在困境下頂住壓力,雷霆施策,積極探索“云上商業”新模式,開展多種形式的“云上招商”、“不見面”會談等活動,將“面對面”改為“屏對屏”,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復工復產,著力化解企業用工難、融資難、履約難的問題,幫助重點行業產能迅速恢復,穩定了市場預期。截至目前,云南自貿區對外聯系不斷、招商力度不減,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扎實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隨著國內疫情防控趨于常態化,云南自貿區將積極拓展數字技術延伸應用,充分調動各生產要素積極性,努力實現既定目標。 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度創新處負責人段濤表示:“云南自貿區以優惠稅收和海關特殊監管政策為主要手段,以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主要目的,加強云南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下一步,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將抓住沿邊和跨境兩大特點,以招商引資為中心,以滿足市場和企業需求為標準,以存量政策優化和增量政策突破為手段,以獲得經濟發展實際成效為目標,以獲得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案例為根本,積極開展重點工作。” 擁抱數字經濟,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健康的經濟體正在擁抱數字經濟,作為云南省產業發展先鋒的云南自貿區自不例外。2019年,“數字云南”“區塊鏈”等被寫入云南省政府工作報告,為云南自貿區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做出戰略指引。掛牌以來,云南自貿區積極把數字經濟、總部經濟、高端制造、航空物流等產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行謀篇布局,大力培育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新興市場主體。云南自貿區數字經濟創新論壇的舉辦,也意在為自貿區進一步落實國家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推動數字經濟與自貿區傳統經濟加速融合指明方向。 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智造+”,各類“+”引領的數字經濟詮釋著云南自貿區向數字化進化的過程。在昆明片區,“+”讓政務更透明、讓信息交流更便捷;在紅河片區,“+”用數字化改造行業,更多的社會資源被調動,更多數據資源被共享;在德宏片區,“+”讓新老行業的成本更低、利潤率更高。企業行業與產品、政府職能部門與服務的閉環交流因數字化變得越來越頻繁,數據即服務的產品形態在云南自貿區變得越來越成熟。 目前,云南省正按照2025年、2030年、2035年“三步走”目標,全力打造萬億級先進制造業、萬億級現代物流業等多個萬億級產業體系,形成一批國家先進產業集群。在此背景下,數字經濟將在推動產業集群融合發展、培育產業新動能、構建現代化服務支撐體系等方面扮演關鍵角色。云南自貿區將從數字化技術源頭抓起,確保數據的互聯互通與安全可控,讓數字技術要更好地服務生產和制造。會上,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與中關村意谷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就數字經濟產業招商引資簽署了合作協議,以進一步加快推進落實自貿區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打造服務平臺,“鏈創新”打開想象空間 作為云南自貿區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布局和具體體現,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德宏片區管理委員會與中關村e谷就共同建設“鏈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簽署合作協議。云南省商務廳副廳長寸敏、云南省商務研究院副院長劉杰、中關村e谷董事長姜珂共同見證了雙方簽約儀式。 據中關村e谷董事長姜珂介紹,“鏈創新”以科技成果轉化、區域協同發展為中心,著力于匯聚人才、資金、市場、政策、技術、服務等各類創新轉化要素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并將以科技成果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為區域協同發展提供創新服務。目前,中關村e谷在全國已積累了35個產業園輻射的兩千家企業和政務資源,圍繞區塊鏈產業人才培訓、項目研究、創新孵化、產業集聚等領域打造出一條完整的生態服務鏈。 結合云南自貿區實際,鏈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將有機融合貿易鏈、技術鏈、信息鏈、金融鏈等方面的創新服務。根據預設方案,云南自貿區鏈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將服務于空間、信息、政策、資源等要素的無縫鏈接,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在“東部地區—云南—南亞東南亞”形成有效流動,推動企業、產業、貿量在自貿區的有效集聚和高水平發展,實現科技創新、金融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等之間的互動發展,有效促進自貿區整體的機制創新,形成更多有國際競爭力的模式創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