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5G建設已經從單站試點,走向整個城市的覆蓋,一些5G明星城市涌現。比如深圳,已建成4.5萬個5G基站,實現全市5G SA覆蓋,且發展200萬5G 2C用戶,試水警務、電網、機場、港口、巴士、醫療等多個場景的5G 2B智慧應用。 今年正值深圳特區建設四十周年,在“新基建”大背景下,深圳希望進一步發展5G、AI、云等產業,點亮5G智慧之城,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那么,已經是5G領先者的深圳,應該如何再上一層樓,實現更多5G商業成功? 在8月17日舉行的“點亮深圳,5G智慧之城”大會上,筆者聽到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給出的標準答案:5G商業成功是聯接、云、計算、行業應用以及無處不在的AI的融合,是這5個機會協同的成功。 “通過5G把這幾個方面融合起來,提供場景化的行業應用,才能充分的把5G的紅利釋放出來,成功的建設智慧城市,形成更多的數字經濟成果。”郭平說。 城市如何實現5G商業成功?5“機”協同 數字經濟的基礎是什么?有人認為是直播、是外賣、是移動支付,有人認為是智能制造、是AI機器人、是自動駕駛。其實以上都屬于數字經濟的應用層,真正的基礎另有它物。 在郭平看來,聯接和計算才是數字經濟的真正基礎。聯接技術包括5G、全光通信、物聯網。而計算技術以云計算、AI為代表。 聯接+計算構筑了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聯接的密度乘以計算的精度,就是數字經濟的強度?!奥摻雍陀嬎闳诤蠈a生聚變效應,目前正處在這個時間,這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機會?!惫秸f。 在聯接技術中,當前最熱門的就是5G了,5G也正在大發展。截至目前,全球92個運營商部署了5G商用網絡,覆蓋了占全球GDP 72以上的國家,包括歐洲、亞太的一些主要經濟體。目前全球5G用戶也超過了1億,已部署了超過70萬個5G基站,預計到年底,將會超過150萬。 7月,5G第二階段標準3GPP R16標準正式凍結。這將進一步加速5G行業應用發展?;诖?,在今年的一次大會上,華為提出當前全球5G部署將告一段落,下一階段的重點是:發展應用,釋放5G紅利,實現5G的商業成功。 如果我們從國家視角縮小到一個個城市角度看,城市該如何發展5G應用?據筆者了解,每個城市的運營商都有不同的理解。有運營商全力發展5G VR/AR業務,有運營商選擇經營5G套餐和終端,有運營商則瞄準5G SA網絡背后的2B應用。 對此,郭平在演講中則給出華為的理解,他認為聯接、云、計算、行業應用以及無處不在的AI的融合,實現5“機”協同,才能實現一座城市的5G商業成功。 “沒有任何一種技術可以獨立支撐城市數字化,一定是多種技術的組合?!币?G為核心的ICT基礎設施應從聯接持續向“聯接+計算+云+AI+行業應用”演進,“5機”全面協同起來,從以基礎資源為中心的ICT基礎設施到以應用服務為中心。 在5“機”中,5G扮演的是“通道入口”角色。郭平介紹,5G網絡是一張泛在網,提升了人、物和組織的聯接能力。更重要的是,5G網絡的建成打開了一條通向智慧的通路。 點亮5G智慧之城:需聚焦場景化精細服務體系 郭平為何要強調5G之外的AI、云等技術?在筆者看來,5G的確與4G、3G區別很大,不再是簡單的手機+套餐的商業模式,而是需要區分不同的場景應用,滿足低時延、高可靠、大連接、智能、低成本等城市企業的多樣化數字技術需求。 郭平表示,從城市角度看,城市管理者初步建立起一張“能看、能用、會思考”的城市管理網,還遠遠不夠,未來要發展成場景化精細服務體系。該體系有三個特點。 一是城市要能“一竿子捅到底”對城市基本單元體征進行感知和實時回饋; 二是要能打通各委辦局、行業的數據,形成“一張網”,做到一網通辦,一網統管; 三是要提升大腦數據、應用和AI的能力,把城市知識轉化成能力,把AI帶入到各委辦局的業務流程中,提升智慧體驗,構建一個5G智慧之城。 “打造5‘機’數字經濟樣板,更重要的是切切實實把良好體驗帶給城市的企業和市民,達到興業、惠民和優政的目標?!惫竭M一步解釋說。 實際上,深圳的智慧建設已經初見成效。比如,在深圳政務方面,智能客服、智能預審、智能填報等應用引進后,相比傳統方式等候時間縮短50。再比如深圳交通,采取AI智能信號燈控一張網等方法,使得機動車通行速度提升。 深圳企業應用也已經有所建樹,比如深圳機場用AI智能分配登機位,提升了機位靠橋率,去年乘坐擺渡車的旅客大大減少減少。 深圳這樣的智慧建設例子還有很多,也都在不停的自我迭代和提升中。下一步,深圳要瞄準企業、市民,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給城市每個成員帶來機遇和發展空間。深圳要怎么做? 發力生態,以目標網規劃深圳城市智慧化 未來數字經濟時代,互聯網從消費型轉型為消費型+生產型。因此郭平說,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底座,ICT基礎設施應從盡力而為到有確定SLA,也就是服務質量保障,支持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全面打造全場景智慧城市。 而且因為一座城市承載承載了醫療、教育、交通、金融、能源等等行業需求,沒有任何一個實體能獨立解決所有問題,只有通過蓬勃的生態體系才能支撐。 基于上述分析,華為將充分利用自身在聯接、計算的積累,和運營商、合作伙伴一起,聚焦場景化解決方案,協同5“機”的力量,助力深圳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樣板城市。 郭平介紹,基于10多年來服務行業的經驗,華為通過構建開放的平臺,打造覆蓋云/邊/管/端的黑土地,并通過與獨立軟件提供商(ISV)、系統集成商、云生態伙伴等不斷協同創新,讓黑土地上不斷生長出一個個的場景化解決方案,來適配千行百業紛繁復雜的需求。 同時,華為還通過OpenLab等方式不斷構筑使能伙伴的能力,與伙伴共同成長,更深入地服務客戶,加速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觀察:深圳5G智慧之城四大措施值得借鑒 當前要發展好數字經濟,任何城市都不能忽視5G。郭平此次分享,讓我們看到華為對建設5G智慧城市的理解——5G協同和場景化是關鍵。郭平分享也讓我們了解到,華為正全力以赴,與客戶、伙伴一起,以5G為契機,共同將深圳打造成全球數字經濟樣板。 其實過去兩年深圳的5G發展可圈可點,包括政府、運營商、華為等各方都在“使勁”,給筆者留下四大深刻印象。 一是提供強有力的政府政策支持。比如在聯接方面,深圳提出的5G網絡建設政策扶持措施,降低運營商5G建設運營成本,助力深圳率先實現5G基礎設施全覆蓋和獨立組網,推動深圳5G迅速從NSA走向SA,實現5G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云與AI計算方面,深圳市同樣推出一系列激勵政策:《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加快布局發展AI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指出,深圳將用五年時間,打造全球領先AI產業高地。 二是打造了完善豐富的產業鏈生態。在5G領域,深圳市加快形成5G產業集聚優勢,打造出廣東省第一批5G產業園,重點培育和建設以5G、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為主的5G產業集聚區,并逐步“補鏈強鏈”,實現5G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現已在5G產業鏈各環節擁有一批本土企業,持續打造上下游產業鏈深度融合協作的全球領先5G產業生態體系。 其中,根據2020年4月GSA發布的5G終端清單,72款5G終端來自深圳企業,占全球5G終端總量25.44,占中國5G終端總量的39.13。 三是構建堅實的5G+云+AI基礎建設。深圳市一貫重視夯實5G+云+AI基礎建設,并取得顯著成果。在5G建設方面,深圳運營商采用宏桿室立體組網、頻譜共享、超級上行、端到端切片構建使能全業務的5G基礎網絡打造精品樣板區,實現電信、移動、聯通5G?SA全覆蓋。 在云和AI基礎建設方面,深圳首批計劃建設12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達472億元。國家超算中心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鵬城實驗室、深圳灣實驗室、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等省級實驗室。其中,華為與鵬城實驗室共建鵬城云腦Ⅱ項目,打造業界最強算力,提供不低于1000P ops的AI算力。 四是發展領先的全場景智慧行業應用。如上所述,深圳市深度推動5G智慧港口、5G智慧巴士、5G智慧醫療等一系列全國領先的示范項目,并不斷加快各個項目的商用落地,推動商業化運營模式逐步成熟。比如5G進入深圳招商媽灣港,以科技取代人工,極速提升集裝箱裝卸效能,實現深圳港口智能化。 深圳實現5G智慧化的這四大措施值得業界借鑒。我們也相信,隨著“5機”協同創新持續賦能,深圳這座充滿活力的南方明星城市,將再添產業升級之火,乘坐“新基建”東風,成為萬物互聯的全城智慧新名片。 作者::海峰看科技(公眾號:hhfine)黃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