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新基建”戰略深入實施,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新興基礎設施正廣泛帶動提升著制造產業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新動能。尤其是制造業普遍受到市場環境和疫情雙重沖擊影響的當下,如何尋求新路徑實現轉型升級,成為了制造企業的“破局”之道。 6月12日,宗申忽米網與貴陽雙龍航空港經濟區正式簽約,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構建起工業互聯網生態產業群,賦能貴州制造產業扶“網”直上,提質升級。 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趙德明,省政府副省長胡忠雄,省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常委、省工商聯主席李漢宇,貴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晏,忽米網CEO鞏書凱等領導出席簽約儀式。 首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平臺 落地雙龍經濟區為“貴州制造”發展注入新動能 貴州是西南地區連接發達的華南地區的前沿,處于西南南下出海的交通樞紐位置,北接四川和重慶,東毗湖南、南鄰廣西、西連云南,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貴州還是全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經過多年發展,貴州形成了以先進裝備制造業、中高端消費品制造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數字產業、健康醫藥產業等行業為支柱的工業體系。2019年,貴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273戶,其中2280戶企業與大數據融合,核心應用“上云”企業超過1.5萬家;智能手機、電子元件、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180、25和20以上,軟件業務收入增長18以上;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3。 忽米網打造貴州雙龍經濟工業互聯網經濟區,為“貴州制造”發展注入新動能 貴陽雙龍航空港經濟區是貴州省和貴陽市重大規劃經濟區,是“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樞紐經濟的重要支撐和核心區域。作為首個落地經濟區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示范項目,忽米網將發揮其強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資源優勢和制造業賦能技術產品底蘊,依托雙龍經濟區的政策和區位優勢,幫助貴州航空產業、智能裝備、食品醫藥、現代服務業、電子信息等核心產業提檔升級,逐步構建起黔中工業互聯網產業新生態。 貴州雙龍經濟區項目示意圖 以產業為 核心 技術為驅動 忽米網多重賦能“黔中經濟圈” 忽米網是中國制造500強宗申產業集團集力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已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創新平臺。不僅入圍了工信部首批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示范項目和國家發改委首批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聯合倡議名單,還承建起國家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項目。圍繞制造業轉型升級需求,忽米網緊扣國家“新基建”戰略,以工業互聯網為抓手,與雙龍經濟區深入合作,構建工業互聯網賦能生態,從三個方面入手實現長效賦能。 場景賦能 工業互聯網是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融合運用,但無論多前沿、多強大的技術能力最終都要回歸到應用場景。忽米網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領域率先構建了十大行業應用場景,覆蓋了從產品追溯、產品管理、產品防偽、產品回收、運行監控、智能生產、物流監控、供應鏈管理、智能安全以及遠程運維等方面,在行業應用領域走在了全國最前列,有效幫助企業實現智能化提效降本。 例如忽米網為中國電科旗下的重慶集誠汽車電子公司搭建的標識解析系統,只通過掃碼就能對核心部件的原料倉儲、工藝生產、設備運行甚至成品質量進行控制和追溯,哪一環節出現問題都能及時預警,大幅提高了集誠公司設備標識、產品標識、資源標識的數量及質量。部署了忽米標識體系后,集誠汽車電子產線實現了生產效率提高25.4,產品不良率降低50,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4.3。并建立遠程運維服務平臺,建成制造過程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體系,實現研發周期縮短33.3,運營成本降低22.1。 除此之外,忽米網還自研搭建了云MES平臺、工業APP開發應用生態、工業大數據采集應用平臺,與5G、區塊鏈等技術進行創新融合,以忽米技術數據中臺為支撐,形成了服務21大行業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宗申動力摩托車發動機總裝生產線簡稱1011線就是忽米網以標識解析,云MES、工業APP等核心技術能力改造的成熟智能產線案例之一。忽米網從1011產線研發、原料供應、入場檢驗、裝配、出廠、使用過程部署統一標識體系,實現全生命周期追溯。通過在1011線部署忽米云MES系統,進行生產設備、人員、質量管理,并在整條產線部署WMS實現了自動倉儲管理,以AGV實現了自動物流動輸,所有數據都接入到了忽米技術數據中臺,為生產管理人員實施監管和精準決策提供了數據參考。經過一年的實踐運用,宗申動力摩發1011線與傳統的自動流水線相比,生產線人員減少66人,減少比例超過70;自動糾錯防錯能力提升了10.6倍;作業自動化率增長了10倍;過程裝配質量數據采集分析點提升了10.8倍;下線合格率高達到99.3,人均效率同步提升了4倍。 產業賦能 產業需求是多樣化的,任何一個企業都無法獨立完成賦能產業的使命,所以生態集成能力是判斷一個平臺是否有效可靠的重要標準。忽米網依托宗申產業集團37年深耕制造業的豐厚資源和品牌信譽,快速聚集了一批頭部生態合作伙伴,為地方產業“強鏈補鏈”提供強大支撐。 今年疫情期間,忽米網平臺面向全國制造行業免費開放了300萬條供應鏈資源,開通了疫情防控平臺和復產復工申報平臺,幫助上下游無法復工的企業打通了產業鏈“堵點”,并受到了央視《新聞聯播》的專題報道,作為助力企業復產復工的典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先進事跡上報了中央。 戰略賦能 忽米網落地貴陽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將加快推動“貴州制造”轉型升級,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聚集高地,培育新的產業增長極。并助力貴州數字經濟發展和大數據戰略深入實施,幫助貴州進一步融入“新基建”國家戰略,打造黔中經濟圈工業互聯網示范標桿。 “新基建”下,忽米網堅持深耕工業互聯網領域,肩負“賦能千萬中小企業”的企業愿景和使命,為國家戰略,為貴州、全國乃至全球賦能,在“新基建”領域再造一個工業互聯網新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