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日,正值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次日,CCTV-13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欄目就“51社保同海南省澄邁縣稅務局的稅務信息共享模式”進行特別報道。 解決稅收征納難題,“金鳳凰”為海南數字化經濟獻力 2018年4月13日,國家正式宣布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基于社保薪酬服務內容及特性,以及對于海南互聯網產業企服需求匹配和前瞻,51社保正式開啟了海南之旅,成為第一批入駐海南園區的“金鳳凰”。 海南生態軟件園區聚集了包括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在內許多互聯網平臺型企業。為解決平臺企業、自由職業者、稅務管理部門三者之間征納“兩難”的矛盾,讓自由職業者們享受所有的稅收政策,海南省澄邁縣稅務局與51社保創新聯動稅務信息共享,進一步降低稅務登記成本、優化稅收征管模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大大降低平臺經濟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盈利空間、增加平臺經濟就業崗位、強化平臺經濟發展潛力。 51社保一直是數字經濟服務的先行者,是海南數字經濟服務的龍頭企業。51社保與海南生態軟件園共建海南自由貿易區(港)數字服務產業基地,重點服務包括平臺型經濟、共享經濟以及各類智能經濟在內的數字經濟產業,為這些數字經濟產業在海南自貿港落地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務方案。 圖1:51社保共享經濟收入結算平臺 創新信息共享稅收管理模式,實現“一網管控” 51社保金融發展總監劉寧接受欄目采訪時提到:“51社保秉承著‘讓每一份工作都有保障’的使命,開發了信息共享稅收管理模式,不僅簡化了自由職業者納稅手續及成本,最大程度集聚市場供需雙方信息,并且能夠通過廣泛、及時、大規模、低成本的信息交互,為解決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提供了新的可能。” 該平臺既讓相關市場主體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又打破了辦稅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既提高了自由職業者的稅法遵從度,又減輕了其納稅負擔。同時,通過委托代征方式征收稅款,以“平臺管平臺”、“數據管數據”等方式,將原先散布在市場上的經濟數據匯集納入稅收監管平臺,讓數據多跑網路,讓人少跑馬路,從源頭上解決了自由職業者獲取報酬時的稅收流失風險。 圖2:51社保金融發展總監劉寧接受央視新聞采訪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1社保始終堅持技術驅動,并將人工智能技術、軟件機器人技術(RPA)、智能裝備技術與人資服務場景進行了深度融合,憑借扎實領先的技術基礎,持續優化社保、薪酬和稅務等模塊系統,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的同時,更引領著行業向技術密集型行業轉型升級。 發揮技術創新優勢,驅動數字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最關鍵的生產要素。進入自貿港時代,海南生態軟件園許多企業發揮技術優勢,通過科技手段驅動產業創新和制度創新,助力海南自貿港數字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51社保一直采取獨特創新的4S模式(“方案Solution+系統System+共享服務Shared Service”)針對標準化用工、靈活用工和特殊人才用工等用工形式,為企業提供綜合性人力資源共享服務解決方案。截止目前,包括海南省在內,51社保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共設立109家直營分公司,為36000企業客戶,1,400,000+個人用戶,700+上市企業提供服務。至今,51社保已多次榮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40余項高新專利技術及著作權,取得國家高科技企業認證和多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圖3:互聯網社保開創者--51社保 疫情期間,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1社保在保障“強防控、嚴管理”的工作模式的同時,積極部署復工復產工作,通過信息共享稅收管理的創新模式,有效幫助海南數字科技、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降低經濟運營成本,助力企業產能突破,推動海南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51社保始終堅持技術驅動,并將人工智能技術、軟件機器人技術(RPA)、智能裝備技術與人資服務場景進行了深度融合。 未來,51社保將繼續秉承“讓每一份工作都有保障”的核心使命,針對四類群體,立足海南互聯網產業發展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社保技術優勢,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全面助力海南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