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ofo創始人兼CEO戴威在全員大會中表示,ofo不會倒閉,其他都有可能。 會上,戴威承認了ofo在戰略上的錯誤,表示去年ofo就應該探索廣告變現等業務,因為僅靠單車騎行收費實現盈利仍是天方夜譚。今年4月,ofo宣布成立B2B部門,業務涵蓋車身廣告、APP內廣告等,拓展了一部分收入渠道。 此前,摩拜“賣身”美團,使得業界對共享單車獨立發展持懷疑態度,戴威曾多次表示ofo將堅持獨立發展,但ofo屢陷出售傳聞,使其獨立發展可能性備受質疑,戴威在此次員工大會的發言中一改往日態度,提出除了倒閉外“都有可能”。 實際上在早期,投資人和創業者在給共享單車算賬時,都認為這一模式可以實現盈利。但越來越瘋狂的造車、補貼與意料之外的損耗,讓其商業模式蒙上一層灰。被收購后的摩拜看起來也拖累了美團的財報。9月27日美團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美團調整后虧損為41.91億元,去年同期為5.12億元,這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由摩拜帶來的。從2018年4月4日到6月30日,摩拜貢獻了4.72億的收入。 寒冬已至,ofo選擇合并或被并購,或者進一步收縮戰線,提高運營效率,熬過冬天或許他們能迎來更好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