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要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要鼓勵創作黨史題材的文藝作品特別是影視作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由清遠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人民日報華南報業發展部指導,清遠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清遠市圖書館、清遠智庫一默智庫等承辦的“讀游清遠 傳承紅色基因”黨史學習教育大學生社會實踐暨融媒體人才實訓活動已啟動,旨在組織廣東省職教城師生,運用融媒體技能,講好波瀾壯闊的清遠黨史故事。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導學生從黨史學習教育中啟迪智慧、振奮精神。 該活動得到廣東省職教城師生的積極參與,受到相關部門的廣泛關注,還吸引了廣東省大學生文化品牌、產學研項目“粵光杯”學生影視作品大賽組委會的支持和參與,將為此次活動融媒體技能培訓提供師資和課程,并參與該活動作品的評選。 廣東省職教城師生將用融媒體技術“講”好黨史故事 該活動面向廣東省職教城高校、中職學校師生開展,每隊按 “1-3 名指導老師和5-10名在校學生”自由組隊參加。 各團隊開展影像創作前,活動組委會邀請黨史專家為各報名團隊作“中國共產黨在清遠”學習輔導。同時,組委會組織導師開展融媒體技術公益培訓。 學習培訓結束后,組委會組織來自清遠市檔案館、清遠市史志辦等單位和機構的專業評審團,綜合各報名團隊在學習培訓期間的表現,最終遴選出8支團隊,抽簽執行“讀游清遠”系列《星火清城》《將軍故里》《紅軍足跡》《紅色金坑》《秦皇戰斗》《漁灣革命》《三所武裝》《潖江頌歌》8大主題的影像創作,分別講述東城街道石板村、連州馮達飛將軍革命事跡、紅軍過連山、連南金坑革命游擊根據地、清新秦皇山革命根據地、英德漁灣革命暴動、陽山七拱三所紅色革命、佛岡湯塘鎮四九村紅色革命等故事。 經過近兩個月的命題任務創作后,將于6月下旬評選出優秀作品,進行實踐匯報宣講、成果展示和巡展等。 入選團隊將獲經費支持,聘優秀團隊為“見習運營官” 經過遴選產生的8支團隊,將獲得平均4000元/隊的創作費用支持,以及獲得清遠智庫一默智庫課題立項通知書、結題證書。 活動還將根據作品質量,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2名、入圍獎3名,同時設優秀編導、攝影、剪輯、配音各1名。 其中,對于優秀創作團隊,將邀請免費入駐清遠星谷大學生“雙創”空間,并聘請為空間的“見習運營官”。而經過遴選的各影視作品腳本、匯報宣講材料,以及實踐日記等進行匯編成書,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本土讀物,制作成影像專輯等。 活動時間安排: 報名方式:關注公眾號【1MO智庫人才基地 】后回復“讀游清遠”即可查看活動詳情鏈接,下載報名表,完成填寫并由學校加具意見同意報名后,將報名掃描件發送至活動組委會指定郵箱。 活動獲多方關注點贊,省職教城師生積極響應 “讀游清遠 傳承紅色基因”黨史學習教育大學生社會實踐暨融媒體人才實訓活動由清遠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人民日報華南報業發展部指導,由清遠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由清遠市教育局、廣東省職教城清遠事務中心、共青團清遠市委員會、清遠市人才和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協辦,由清遠市圖書館、清遠智庫一默智庫、清遠市人才驛站江心島分站承辦,還獲得清遠星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清遠農商行公益基金會、清遠市研學旅行發展協會、知清研行文化教育科技清遠有限公司、“粵光杯”學生影視作品大賽組委會等支持。 此項活動也是今年清遠書香節的一項重要內容,宣講會、評審、組織等相關環節將在清遠市圖書館與企業共建的粵書吧清遠市圖書館星谷分館開展,通過此類活動,該館將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文化陣地的作用。在今年清遠市書香節期間,包括清遠市圖書館星谷分館、奧體分館、老干部大學分館等一批新建粵書吧項目將同時揭牌啟用。 該活動一經啟動,便受到清遠市檔案館、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學院等院校的關注和點贊。 清遠市檔案館館長黃榮茂:激活紅色基因,以史為鑒,補鈣補腦 對于黨史學習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黃榮茂表示將大力支持。在黃榮茂看來,可以通過黨史學習教育社會實踐,重溫歷史,緬懷先烈,同時激活紅色基因,讓參與到活動中的廣大師生“以史為鑒,補鈣補腦,鍛煉黨性,其義大焉”。 清遠市圖書館館長黃小梅:黨史學習教育強化“讀游”理念,更好傳承紅色基因 在黃小梅看來,清遠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旅游資源,很多文獻對清遠人文都有記載,把“讀游清遠”活動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意義重大。 她希望今年的“讀游清遠”,更加的強化“讀游”的理念、豐富“讀游”的形式,更好傳承紅色基因。同時希望依托權威媒體開展立體傳播,促進活動的成果轉化應用、擴大受眾面,進一步提升“讀游清遠”品牌影響力。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書記楊燕雄:通過此次活動在“游中學”、“學中傳”、“學中做” 此次活動啟動后,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積極組織學生參與了這次活動。楊燕雄認為,大學生們通過此次活動,不僅實現了對歷史的回望,還豎立了為之敬仰的精神旗幟,這種“學中傳”的方式夠引發共鳴,達到很好的育人效果。他希望發揮學生團隊力量,結合專業優勢,創新實踐方式,并借鑒當下新媒體、短視頻等傳播渠道,為實踐活動注入新鮮元素,主動擔當起紅色基因的宣傳員,以紅色基因擦亮青春底色、鑄就青春使命、締造民族未來。實現“游中學”“學中傳”和“學中做”三者融合,達到更高深層次的實踐意義。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學院副院長何杰文:黨史教育學習機會和實踐機會的有效結合 何杰文認為“很有意義”。在他看來,通過舉辦此次活動,對于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實踐機會。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黨建辦教師黃蓉:樹立正確黨史觀念,用鏡頭傳播清遠紅色文化內涵 黃蓉認為,此次實訓活動,無論是在學生還是老師的角度,都是一次很不錯的學習契機。她希望能夠通過這一次活動,帶領學生在學習融媒體知識,提高團隊的技術水平之余,激發學生的黨史學習熱情,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黨史觀念,堅定理想信念。同時希望能夠通過用鏡頭的形式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清遠,了解清遠的黨史文化,傳播紅色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