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被稱為“珍珠生”。他們成績優異,但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無法繼續學業。他們就像珍珠一樣被隱藏在貝殼里、等待著被人發現。在退殼而出時,他們亦如珍珠,閃耀著樸實而迷人的光華。」 3000次+補助申請 三年學費住宿費免除 近日,青團社與新華愛心教育基金就貧困生助學補助事宜簽訂戰略協議,正式啟動「撿回珍珠助學金申請」計劃。首期計劃已面向全國12個省份地區近百家中學的經濟困難學生開放。 申請通道上線不到一周時間,平臺已收到來自全國各省份地區3230余次的補助申請。通過校方與基金會評審篩選后,申請成功的“珍珠生”將收到共計7500元的生活補助款,由學校分3年每學期發放。 除此之外,本次計劃還將在學校設立40-50名“珍珠生”組成的“珍珠班”,免除“珍珠生”在校三年的學費和住宿費。 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于2007年成立,深耕教育、助學領域。成立至今,面向全國先后開展了“撿回珍珠計劃”、“愛心圖書室”、“彝族兒童班”、“一個孩子一個蛋”、“512汶川地震援助專案”等多個國家級資助項目。在全國25個省區市196所合作學校開辦了1379個珍珠班,共資助66727名貧困生、170個愛心圖書室、373所愛心小學、174個愛心圖書角… 互聯網+兼職就業 精準扶貧新模式 為貫徹落實國家就業扶貧的政策,青團社深挖平臺數據。通過身份篩查和問卷調查等形式,研究發現:大學生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杭州、武漢、成都等教育資源富集的一二線城市,生活成本普遍較高。而他們中有12%來自國家級貧困縣,家庭負擔較重,迫切需要增加收入維持生活和學習。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中國僅有1.9%志愿者組織專注于就業扶貧。而青團社的商業模式與就業扶貧天然契合。 作為國內首家免費的兼職服務平臺,青團社開拓了“互聯網+大學生兼職就業”精準扶貧新模式。六年來,青團社為來自全國635個國家級貧困縣的56萬大學生、困境女性提供精準兼職就業指導和高薪崗位推送,幫助他們共計創收3453萬元。 青團社公益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幫扶對象不再是被動接受者。當他們成為主體,而企業和公益團隊作為輔助角色時,才能不斷造血。 青團社公益 萬人規模“青年公益社區” 目前,青團社超過50%的用戶為95、00后。“一次兼職,一次成長” 的Slogan充分體現了平臺聚焦年輕群體成長的運營邏輯。 對年輕的C端用戶來說,高質量的工作崗位極具吸引力,但在青團社看來,僅僅是海量的崗位供應還遠遠不夠,用戶的成長和正向引導同樣重要。 在眾多兼職平臺中,青團社獨家開辟“青團公益”版塊,打造“青年公益社區”概念。過去一年,青團社聯合多家公益組織開展了大量活動,公益、志愿者等崗位極受青睞,曾創下單個崗位報名超過1萬人的成績。在這些活動背后,折射的是青團社對用戶心理的洞察與需求的承接。 截止目前,青團社“青年公益社區”已聚集活躍用戶2萬余人,培養了400余名資深公益項目負責人。平臺組建的60余個公益社群,分為綠色環保、動物保護、扶貧、支教等大類,與中華兒慈會、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會、北京聯益慈善基金會等全國16個省市200余家公益組織達成合作。 青團社認為,新經濟下,扶貧與公益不再只是少數人的愛心奉獻,在與越來越多的領域產生緊密聯系后,其也獲得了更強的生命力,成為社會良性運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