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自勵,猶天道運行不息; 學者育人,如江河奔騰不止,有前波后浪之涌。 2019年8月22日,孫赫廷老師受邀至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易經智慧國學大講堂》精品課程圓滿成功。 【學院簡介】 "水木清華,人文日新",研究生院恪守著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秉承了深圳"敢闖敢試,兼容并蓄"的精神,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在實踐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發展理念,確立了行之有效的發展戰略,各項工作持續不斷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與成績。 研究生院集聚了300多名教授、博士、高級研究人員和海歸學者,建成深圳市最大的企業博士后工作站,培養超過80名博士后。研究生院還打造了力合教育品牌,近年來舉辦了100多期EMBA、MBA、高級工商管理人才培訓班,培養了3.5萬名企業和政府的高級管理人才。 【精彩課程】 一間學堂,一屋兒郎; 國學文化,源遠流長。 本次課程來自清華同學會的小伙伴們與全國各地共百余位國學文化愛好者齊聚于此,共同學習交流。 清華深研創融同學會執行秘書長,景珉老師為本次課程致辭 【課程背景】 國學經典是對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高度總結。許多老外也正是被國學經典獨特的魅力所吸引才產生了學習漢語的興趣。 當代社會,學習優秀國學經典被更多人重視。古人云:不學易;無以為將相。由此可見作為傳統文化優秀瑰寶的易經對于人們的重要意義。 《周易》即《易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人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分享宗旨】 國學精粹 周易實戰: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真實的學問,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它為道家、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礎,也為我們認知生命、把握未來講明了方法。它并不神秘,經過現代科學的發展,也越發證實了它的實用性與可靠性。而明白了它的要義,就了解了事物發展的規律,也就掌握了生活觀、處世觀的真諦。 【學習目的】 1、 鑒古而知今,毛主席熟讀歷史,和他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有巨大的作用。近代,科學家錢學森把《易經》稱為"科學的經典"。日本明治維新時組閣的原則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閣。"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承認他的正反合辯證邏輯定律來自《易經》的啟發。然而,即使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以為《易經》是一本占卜算命的書。許多人對《易經》的認知都停留在"占卜"上。 2、 我們追溯古人對《易經》的評價,發現有兩個代表性的看法。初唐宰相虞世南說:"不學易不可為將相。""將相"就是將軍、宰相。藥圣孫思邈說:"不學易不足以言太醫。""太醫"是古代醫術最高者的稱謂。可見,在軍事、政治、醫學三個不同領域,都把《易經》當作最高學問。學習易學經典對我們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對我們做人,做事,立業,持家都有積極的作用。 3、 《易經智慧國學大講堂》由孫赫廷老師為大家分享如何運用易經智慧管理企業,用易經思維做正確的決策,助力生活,幫助在場的每一位同學打開古老圣賢智慧的大門。《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就是解決人生的64種問題的六十四組密碼。在生活中,其實許多錯誤可以提前規避,許多彎路可以提前避免,只是從小到大,我們并沒有機會去學習。《易經》就是這樣一本指導人生、規避風險的人生指南。 在這樣一個松靜自然的氣場下,你的身心得到休整,思考得到釋放,從而達到更高層次的人生狀態。 古人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量是會傳染的,如果你身邊都是心存正念,口出正言,身體正行,行之正果的小伙伴,那么你也會滿滿的正能量,此次孫赫廷老師受邀授課,旨在將所學優秀傳統國學經典分享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導師簡介】 孫赫廷 傳統易經智慧主講者 國學文化終身傳播者 中華易理姓名學創始人 全球科普化易道傳承者 華夏風水實戰型智慧導師 《孫子兵法商謀智慧》主講老師 著有: 《孫子兵法》 《輕而易舉演說訓練營》 《易經與演講口才智慧》 《青少年演講口才訓練教程》 孫赫廷老師為學員分享國學知識 本次課程中,清華創融藝術團同學們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國學文化愛好者們度過了愉快的學習時光 【學習總結】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以來,清華眾學子皆以此校訓勉勵自己,堅持行勝于言之本心。 易治圣賢,不治匹夫,治百世,而不治一世"。從本質上看,《易經》是一部探索宇宙人生規律的典籍,它以別具哲學思維的方式,揭示了萬物變化、未來事態發展的規律,中國乃至世界各門學科都可以從中找到源頭。 感謝孫赫廷老師運用深厚國學底蘊為大家由淺入深的精彩講解。 學習,在路上~ 培育棟梁,輝耀乾坤。 英才濟濟,麟鳳振振。 國學經典,伴君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