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氧吧龍浴灣畔,原始森林旱蓮鳳蝶,中原海拔第一峰顛,形容的就是欒川。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和清涼的微風,河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鄉村振興,心系欒川”實踐團迎來了這次暑期活動的倒計時。在這段旅途中,我們為欒川帶去環保精神和熱情,并從欒川收獲生態知識和能量。 (旅途中的美景) 7月11號的清晨,群山都還在云霧籠罩之下,顯的霧氣茫茫,實踐團就這樣開始了新一天的征程。在山間蜿蜒盤旋的公路上經歷了漫長的3個小時之后,我們終于抵達了古城村,并在村委會與村支書等人相見。 稍作整理和溝通之后,實踐團與村支書等人準備對以欒川古城村的生態和經濟為主題開展一次交流會。 (問卷調查) (古城村前合照) 太陽緩緩升起,陽光透過淡薄的云層照耀著白茫茫的大地,耀得人眼睛發花。我們的額頭上都沁出了微微的汗珠,忍受著漸漸升高的溫度,村支書等人在報告廳中給實踐團描述了欒川古城村經濟和生態的現狀以及發展過程,同時也回復了實踐團關于生態保護的問題。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欒川綠色版圖不斷擴大,森林覆蓋率達82.7%;70年,綠色發展理念根植人心,欒川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提出了“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堅決推進綠色轉型,對工礦產業進行綠色化改造,發展生態產業,基本實現了“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目標。 (會議照片) (村委會門前合照) 會議結束之后村支書帶領實踐團參觀了古城村博物館,里面記錄了從古至今不同時間古城村的面貌,同時村支書也給我們詳細講述了村里旅游經濟發展歷程,并且表示無論經濟能力如何提高都不會忘記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古城村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推動冶煉廢渣、尾礦綜合回收利用,統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秸稈綜合利用,提高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 (參觀博物館) (博物館講解)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雖然此次實踐活動持續時間不是很長,但當真正到了告別的時候實踐團每個成員心中都有著深深的不舍。不舍得欒川每日陪伴我們的徐徐清風,不舍得老君山重巖迭嶂的俊美景色,不舍得這里積極生活保護生態的村民,更不舍得同心協力共同作戰的伙伴。 7月12日,“鄉村振興,心系欒川”實踐團結束了這次暑期實踐活動,與村民朋友告別后踏上了歸程。 (歸程) 團隊心得 孫紅偉:欒川縣是首批中國旅游強縣之一。近年,該縣按照“旅游景區+風情小鎮+特色農莊”的發展模式,在全縣大力發展觀光休閑農業,打造鄉村旅游新亮點,逐漸形成“一區帶一村、一區帶一溝”的鄉村旅游格局,旅游扶貧效益日漸凸顯。隨著該縣脫貧攻堅戰的深入開展,大王廟村又被列入欒川縣15個重點旅游扶貧村落建設項目進行整村旅游扶貧開發,這座沉寂多年的古村落迎來美麗新蛻變。村內遺存的很多清末民初時期的民居,河南大學抗戰時期遷址,歷史在此清晰地展示在我們眼前。 石佳佳:今日,關連榮支委書記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并向我們詳細講解了關于古城村的進步脫貧歷程,以及為宣傳和支持所做的工作,還詳細說明介紹了村里的污水處理站。古城村里的村民們對環境保護都有強烈的意識,村中實行集中處理生活垃圾政策,做到了垃圾妥當處理,解決了農村一大生態難題。這是來自基層人民的對污染防治的熱情。通過今天與關書記和村民們的交流,我們實踐團更加深刻了解到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的息息相關。 許倩:我們實踐團跟隨張磊書記,關連榮書記來到了村里污水處理站以及參觀了村里的一些脫貧項目,感受到了村里在打好脫貧戰的同時又兼顧保護生態的良好心態。通過今天的考察,我們實踐團體會到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堅持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農村才能持續良性發展,奔向小康。 實踐結語 我們伴著清風而來,隨著清風而去,翻騰著的紫紅的朝霞,半掩在白楊樹的大路后面,在此美景中,“鄉村振興,心系欒川”實踐團為這次暑期實踐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歸根到底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當每個人心中都對大自然充滿敬畏感恩之心,那么依托于環境的經濟發展才是國家真正想要的。振興鄉村,振興生態,建設美麗中國,是所有青少年應當重視和傳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