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小孩課業壓力較重,每天回家作業特別多,而對于一些低年級的小朋友們來說,自制力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弱,需要媽媽在旁邊輔導,但下面這幾種媽媽最好不要輕易輔導孩子寫作業,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一、沒耐心的媽媽 多數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大腦的反應速度都會比成年人要慢一些,常常面對十位數的加減法都要掰著手指頭數半天才能算出來,有時還會出錯,此時就比較考驗媽媽的耐心了,如果媽媽性格比較急躁,看見孩子半天算不出來就發脾氣,說一些打擊孩子的話,例如“你怎么這么蠢”、“怎么又錯了,沒長腦子嗎”等,可能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發育。 因此,媽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輔導孩子時多一點的耐心,如果孩子實在遇上一個問題不明白,媽媽可以嘗試著適當地點撥一下,但不可全權代勞。 二、心軟的媽媽 很多小孩子定力都是比較差的,做作業時三心二意、注意力無法集中,導致完成作業的效率和進度都比較慢,這時他們可能會故意對著媽媽撒嬌,譬如,寫一分鐘的作業要求玩兩分鐘,有時甚至會讓媽媽幫忙代寫,如果媽媽比較心軟,無原則的退讓、任由孩子“無理取鬧”,可能會讓他們養成一種不好的學習習慣,將來成績自然也難以提升。 因此,媽媽最好要記住該強勢的時候就要強勢,堅持自己的原則,狠下心來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三、喜歡發牢騷的媽媽 中國大多都是喪偶式的家庭,媽媽每天要承受的責任和壓力比較大,有時會忍不住抱怨,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孩子寫作業時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如果媽媽在一旁不停發牢騷,抱怨老公沒用什么事情都不做,自己又要上班又要輔導孩子作業,太累了;抱怨老師非要布置那么多作業,耽誤了自己休息的時間;抱怨孩子笨,父母拼死拼活供著他們讀書結果不爭氣,學習成績不如隔壁家的小孩。 這種消極心態不僅會影響到孩子做作業的進度,還可能會給他們的心理造成陰影,因此,媽媽即使心理有滿腹委屈,在孩子面前最好也要忍住,平時有什么問題可以多跟老公溝通,或者是找個時間出去放松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