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鄭渝高鐵穿越時空,飛馳大江南北,詩仙李白筆下的“千里江陵一日還”成為了現實。伴江而居的重慶巫山、奉節、云陽、萬州,至此多了快速出山路、協同發展路和旅游振興路。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品牌欄目《渝州瞭望臺》隆重推出大型主題策劃,從全域高質量發展的維度,為你解讀高鐵時代帶給這些區縣的發展機遇。 奉節高鐵站。通訊員王傳貴攝 李白行至奉節,獲朝廷大赦,心情大好寫就天下第一快詩《早發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夙愿,如今成為了現實。 伴隨鄭渝高鐵全線開通,詩城奉節打開“詩情畫意”,迎接八方來客。這座被詩界第一“驢友”李白捧紅的江城,早已不是1300年前的模樣。 本期《渝州瞭望臺》——鄭渝高鐵特別報道,讓我們走進奉節,品詩韻、聞果香、瞰山水,感知千年古城與高鐵時代的緊密互動,讀懂高質量發展的奉節路徑。 山水奉節 朝辭白帝彩云間 1300年前的一天清晨,李白“早發白帝城”;今天,白帝城“李白登舟處”仍在,在白帝鎮的山上,則新建了“三峽之巔”景區。 一首詩捧紅一座城,李白可謂奉節最好的“代言人”;杜甫、劉禹錫、陸游、白居易、蘇軾等數百位詩人亦紛至沓來,在這里留下上萬首詩作,奉節也因此摘得“中國詩城”美譽。 想要有詩情,首先得有“畫意”。 奉節山水之城的底子,引得詩人名家流連忘返、吟詩作賦留下千古名句。 三峽之巔。通訊員何川攝 時至今日,山水和人文,賦予了奉節獨特的文化旅游資源。白帝城、瞿塘峽、夔州博物館、夔門等,都是奉節乃至三峽旅游首選的打卡點。 奉節文旅委負責人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該縣正圍繞“好山好水好風光、有詩有橙有遠方”,打好“三峽牌”“生態牌”“人文牌”,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和長江三峽第一旅游目的地。 高鐵時代來了,奉節也為全域、深度旅游做足了準備。 奉節縣委書記張果指出,近年來,全縣上下堅持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保護好利用好生態、人文“兩個寶貝”,深挖資源內在價值,推進價值轉換,延伸價值鏈條,著力推動文旅、農旅、交旅、城旅、商旅、體旅深度融合,加快構建快旅慢游體系,不斷提高旅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貢獻水平,努力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有機統一。 奉節白帝城。奉節縣委宣傳部供圖 高鐵快速“引流”,再讓游客慢下來沉浸式體驗奉節的人文山水,是奉節旅游的新打法。 以往,無論是船游還是乘飛機轉車,都因時間成本太高,外省游客很難專門去體驗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的那份愜意。現在,隨著高鐵直達時間可控,游客既可在白帝城漫步李白登舟處,亦可去三峽之巔,俯瞰云霧繚繞下的白帝城、夔門風光。 樞紐奉節 千里江陵一日還 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當年的愿景,隨著奉節高鐵時代的到來,變為了常態。 自鄭渝高鐵在境內打下第一根樁,奉節就開啟了高鐵+高速的“雙高”大交通建設。 奉節縣交通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奉節縣委、縣政府提出“把奉節建設成為三峽腹心綜合交通樞紐”的目標定位。3年來,這里加大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和縣鄉道路以及村道的建設力度,為構建“1小時奉節通勤圈”奠定了扎實基礎。 奉節高鐵站站廳。通訊員王傳貴攝 截至目前,奉節境內鐵路、機場實現“零”突破,高速公路建設“線變網”,“一縱兩支”內河航運網已形成,國省干線公路為骨架的“十八射多聯多支”地方網日漸完善,“鐵、公、水、空”綜合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與鄭渝高鐵奉節段同步,巫溪支線接道工程基本完成。此外,安張鐵路巫溪至奉節段力爭年內開工。從手無寸“鐵”到成為鐵路樞紐,奉節可謂是榮光重現。 奉節縣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立體交通時代的到來,有助于奉節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和航運中心。奉節將提檔升級傳統商圈,打造區域性商貿中心;圍繞夜景、夜游、夜娛、夜食、夜購,加快發展夜經濟;圍繞線下展示、網店運營、物流倉儲等,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暢通江海聯運,加快構建“鐵公水空”多式聯運體系。 生態奉節 兩岸猿聲啼不住 在白帝城,有很多猴子,像景區的吉祥物,吸引游客前來偶遇、嬉戲。從幾十只到數百只,猴群的壯大,是在印證生態的優渥,又是重現“兩岸猿聲啼不住”的熱鬧。 奉節夔門。通訊員王傳貴攝 奉節地處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長江三峽庫區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長江三峽水庫重要生態屏障區和全國重要淡水資源戰略儲備庫,生態功能至關重要、生態作用不可替代、生態價值潛力巨大。市委、市政府要求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在三峽庫區生態保護、山地特色城鎮化發展、生態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發揮示范作用。近年來,奉節縣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始終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2021年,奉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0天,優良率96,細顆粒物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3.4,負氧離子年平均濃度達3005個/立方厘米,遠高于空氣清新度最高等級5級標準;“一江五河”總體水質連續5年穩定達標,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以上;社會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達98.6、居全市第一……氣候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良,讓奉節成功獲得“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氣候宜居縣”稱號。 奉節天坑。通訊員高志相攝 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奉節不僅生態農業快速壯大,鄉村游載體也不斷涌現。奉節縣文化旅游委負責人表示,奉節是公認的“詩和遠方”,外省游客來了,可以到知名景點打卡;市內游客來了,可以到奉節新農村來一次微度假。促成“慢游”奉節的,正是快捷的高鐵。高鐵極大提升了通勤效率,讓沉浸式游覽奉節成為了可能。 對現在的奉節來說,“兩岸猿聲”的畫卷已徐徐展開,滿園綠色關不住已成為現實,這就是農文旅融合帶來的生態發展紅利。 魅力奉節 輕舟已過萬重山 奉節作為移民大縣,12.8萬奉節移民舍小家、顧大家,為全國作出了巨大犧牲和重要貢獻,在歷時8年的三峽大移民中造成了產業空心化,導致發展滯后。 不過,奉節用高質量發展的“尺子”,量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振興路徑。 夕陽映紅奉節江面。通訊員陳德光攝 在農業方面,奉節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提質增效,以臍橙、油橄欖、中藥材為代表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種植面積達80萬畝,尤其是臍橙產業,讓一棵樹養活30萬人成為現實,讓“甜蜜產業”成為奉節人民的致富產業。 在工業方面,奉節在現代制造業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產業結構、發展動力、體制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努力實現生態工業快速蝶變。依托“風光水儲”資源稟賦,依托中國西部(重慶)眼鏡產業園,圍繞山地特色農產品資源,著力打造200億級清潔能源產業集群,打造50億級眼鏡產業集群、50億級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引進了三峽集團、華電國際、華能國際等中央企業。 奉節飛瀑。通訊員陳德光攝 在大數據產業方面,奉節在高鐵片區規劃2平方公里的低碳數字產業園和20萬平方米樓宇,著力建設區域性基礎數據中心、算力中心、標注中心,目前已簽約百度、羅普特、重慶譽存科技等知名科技企業10余家。其中,羅普特鄉村振興基地已正式營業,提供就業崗位500個;百度智能云奉節數據標注基地計劃6月營業,帶動9家數據標注企業落戶奉節,提供就業崗位1000個。這對奉節而言,真可謂“無中生有”。 奉節縣委書記張果: 鄭渝高鐵讓奉節走上“快車道” 奉節“鏈接”高鐵時代,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具體帶來了哪些利好?奉節縣委書記張果表示,首先是區位優勢被打通,其次是旅游市場被拓展,再就是高鐵新城被激活,全域發展得以走上快車道。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鄭渝高鐵通車,將給奉節帶來哪些發展機遇? 張果:實踐證明,高鐵對地方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奉節位于中國西部經濟規模最大、發展活力最強的成渝城市群,具有左傳右遞、承東啟西,聯動巴渝、輻射鄂陜的獨特區位。鄭渝高鐵將打破奉節縣無鐵路的歷史,加快促使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一是區位優勢提檔。鄭渝高鐵開通,將極大縮短奉節與全國主要經濟腹地的時空距離,進一步強化與西南、華北、華東等地區的聯系,有利于全縣旅游發展、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提升奉節在全國區域經濟格局中的地位,讓奉節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區域分工合作。二是城市建設提質。奉節高鐵站點將對城市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高鐵開通后,我們將以高鐵生態城建設為依托,構建“朱衣河—長江—草堂河”東西向濱江城市發展主軸,打造“康樂片區—江南片區”南北兩翼特色功能組團,拉開“東拓西移、兩岸聯動”發展格局,促進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更加科學合理。三是產業發展提速。高鐵通車后,“1.5小時重慶、2.5小時成都、4小時鄭州、5小時北京”即將成為現實。奉節縣將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主動加強與主城都市區和周邊區域產業合作,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奉節高效聚集。便捷的交通區位、豐富的生態人文資源和低成本的勞動力將會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優勢,必將為奉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進入高鐵時代,為奉節旅游業帶來了哪些利好? 張果:隨著高鐵時代來臨,奉節旅游發展將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必將有力助推奉節加快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和長江三峽第一旅游目的地。一是拓展旅游市場。奉節擁有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鄭渝高鐵通車后,奉節與周邊區縣、重慶主城和國內大中城市的時空距離大幅縮短,長江三峽旅游一體化宣傳營銷合作將釋放效能,鄭渝高鐵沿線城市、“成渝五絕九城”等聯盟地區旅游合作將有力加強,屆時國內外愛好攝影、詩歌、探險的游客將云集而來,奉節游客接待數量可能出現“井噴式”增長。二是催生旅游消費。旅游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消費方式。當前,主力旅游群體更加年輕,消費場景越發豐富,人們對多元化、個性化旅游消費需要更加迫切。奉節世界級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交相輝映,有數億年地質運動形成的奇特地貌景觀和山川形勝,以及深厚的江峽文化、三國文化、詩詞文化,是名副其實的長江詩詞歌賦文化帶、巴蜀文化長廊精品帶、三峽黃金旅游核心帶。鄭渝高鐵開通后,奉節的投資條件將顯著改善,有利于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旅游產業和承接更多國內國際大型知名賽事活動,必將催生更多的旅游消費業態。三是促進旅游升級。旅游業是“風景+服務”的產業,優質的服務、良好的環境是重要保障。隨著鄭渝高鐵的開通,沿線旅游資源將鏈接起來,形成旅游產業帶,從而大幅提升渝東北三峽庫區旅游的知名度、美譽度。同時,也將加大區域旅游的競爭。我們將以提升旅游品質為重點,著力推進旅游業由重數量向重質量轉變、過境游向目的地游轉變、一線游向縱深游轉變,持續做靚“三峽門戶”、做優“三峽之巔”、做強“三峽原鄉”,完善旅游公共設施,加快旅游標準化建設,推進智慧旅游建設,強化旅游市場監管,提升旅游服務管理水平,打造一流旅游環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奉節圍繞高鐵打造一座新城,如何有效推進這一系統工程? 張果:鄭渝高鐵自東向西穿過奉節西部新城,并設置奉節高鐵站。我們將聚焦縣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的“興業興城、強縣富民”目標,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科學規劃建設高鐵生態城,全力打造居者自豪、來者依戀、聞者向往的美麗奉節。一是優化空間布局。對標“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目標定位,按照“東拓西移打開格局、南北聯動拓展空間、中部疏解彰顯魅力”的思路,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合理流動、高效配置,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二是推進產城融合。產業強則城市強,產業興則城市興。我們始終圍繞產業、就業“兩個關鍵”,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項目、抓要素、抓服務,在城市東端規劃生態工業園區草堂組團和康樂組團,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眼鏡、農產品加工、新材料等產業,在城市西端規劃布局高鐵生態城新興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數字經濟、智能制造、快遞物流、倉儲冷鏈等低能耗、高價值、勞動密集型產業,努力實現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一體,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核支撐”。三是提升城市品質。城市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載體。我們著力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聚焦發展所需、群眾所盼,全面加強城鄉水、電、路、訊、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布局實施西互通、長江二橋、半島隧道、公黃隧道等大橋長隧項目,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基石;著力推進功能完善提能級,聚焦生態、經濟、服務、創新等“四大功能”,大力實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動,開展城市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檔升級夜景燈飾,整治提升邊角地、坡坎崖等城市空間,打造街心綠地、口袋公園等城市景觀,加快規劃展覽館提檔升級、兒童公園、體育場、游泳館等重點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城市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著力推進精細管理展形象,實施城市管理提升行動,“三位一體”推進城市提升、城鎮綜合管理、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下足繡花功夫,組織發動群眾,豐富智慧應用場景,切實提高城市細管、眾管、智管水平,努力實現城市“干凈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業宜游”。 記者手記 奉節被譽為詩城,一方面,是以李白為首的數百名詩人,共同“代言”的結果;一方面,歸功于“如詩如畫”的好底子。 如何讓“詩情畫意”更好變現?是奉節人正在做的文章。過去,奉節受制于交通,發展半徑有限;今天,則得益于高鐵,激活了高質量發展的一盤棋。無論是文旅融合,還是鄉村振興,抑或工業經濟和城市品質提升,皆因高鐵時代的到來,一切顯得輕快起來。 高鐵除了提升奉節自身的發展能級,還讓這座美麗江城,更好地融入了重慶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的棋局,其觸角更是延伸至全國,繼而拓展出更大的發展空間。 對于奉節來說,有了“千里江陵一日還”的高鐵,也就有了“輕舟已過萬重山”。 相關報道 渝州瞭望臺丨云藏李白讀書山詩仙醉飲的萬州蝶變高鐵樞紐 渝州瞭望臺 |聞道云安曲米春蘇軾傾心的云陽登云梯走高鐵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羊華/文 袁舒含/視頻 董霞/編輯 趙軍/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