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研究機構的調研數據表明,2021-2024年,中國數智化轉型支出將超過10萬億,企業數智化未來市場空間巨大。當數智化轉型需求被諸多企業上升至戰略高度,企業數智化訴求與未來趨勢如何?產業鏈生態各要素如何發揮合力,推動產業數字化進程?信創產業能否為企業數智化轉型注入新生活力,未來機遇如何? ![]() 近日,在用友成功舉辦的2021生態大會上,來自產、學、研、企不同領域的5位戰略生態伙伴大咖——清華大學軟件學院院長王建民、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辛勇飛、華為云中國區總裁洪方明、中國長城高級副總裁李璇、北明軟件高級副總裁兼北明數科董事長王進宏 ,“云”聚一堂,就以上“數智化”話題展開深度探討,觀點精彩絕倫,引人無限深思,為我們指明了企業、產業、行業“數智化”發展方向與落地舉措。 ![]() 清華大學軟件學院院長王建民 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是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工作之一,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生態的力量將推動產業協同發展、推動社會商業進步,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產業鏈以及生態各要素需充分發揮合力作用,共同促進數字化發展。清華大學軟件學院院長王建民指出,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大趨勢下,國家正在積極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特別是要在產業鏈上下游打造出極具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制造長板,產業鏈上下游是我們跨界和協同的基本載體,用友YonBIP能夠有效促進產業上下游的緊密協作,政府側,將為企業創造協同創新的政策環境,供給側,技術創新將提供更多信創產品,支持產業做大做強的目標,加速推動產業鏈轉型升級。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辛勇飛 企業數智化轉型的需求源自于“內生化發展、平臺化發展、生態化發展“三個方面,信通院辛勇飛所長指出,在新工業革命下,企業必須要靠自己的創新才能持續突破,需要在平臺上匯聚各方力量形成發展合力,需要加入生態圈,構建生態體系,在整個生態發展中實現自我發展;針對于“信創未來機遇”這一話題,辛所長認為信創的關鍵在于“創”,既是從0到1、從1到N的“創新”,也是從無到有、換道超車的“創造”,中國大國優勢將為信創產業提供新的市場,將形成新的產業藍海,于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而言,將出現新的生態位機遇,產業生態中處于優勢位置的企業將會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 ![]() 華為云中國區總裁洪方明 華為云中國區總裁洪方明表示,“中國企業具有產業集群特點,產業集群上下游中小企業的發展是政府關注的重點,中小企業轉型過程中不僅僅只關注5G、云、人工智能技術,對產業集群中龍頭企業轉型路徑中的“根本性管理”“文化理念”等更為關注,因此推動中小企業數智化轉型,龍頭企業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將能夠打通產業鏈上下游,進而推動企業內部“研、產、供、銷、服” 等各環節的數字化進程,用友YonBIP與華為云平臺的結合,將推動整個產業集群的數字化發展,為中國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中走向全球前列貢獻合力。” ![]() 中國長城高級副總裁李璇 中國長城高級副總裁李璇指出,國內企業數智化轉型有三大訴求:“第一數據化,企業經營決策的所有環節均需有大數據支撐;第二一體化,企業數字化的建設需貫穿產品、研發、銷售、供應鏈、售后、企業運營管理等多個維度;第三云化,全國性企業需加強全國性網絡和云平臺的建設”。中國長城與用友既互為客戶,又互為伙伴,作為信創領域代表企業之一,李璇也表示,網信領域發展是下一步產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大挑戰,但行業生態建設、企業與國家的大力投入,又將為其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并期許未來中國長城能夠攜手用友、華為、北明等頭部企業,一起為信創產業的強大貢獻企業的核心優勢與專業能力。 ![]() 北明軟件高級副總裁兼北明數科董事長王進宏 企業自身面臨的市場競爭與商業模式的創新需求、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呼喚企業進行數智化轉型。北明軟件高級副總裁兼北明數科董事長王進宏指出,未來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有三大趨勢:“一定是以實體產業為主導,疊加技術能力,共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幫助企業轉型升級;一定要融入到生態中去,與合作伙伴共建能力,推動企業轉型;自主可控的國產化產品將對企業轉型提供重要動力。”而在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王進宏強調,需要特別關注新基建領域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需要重點關注信創產業的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核心軟件等內容。 無論是企業數智化轉型,還是產業數字化升級,都并非一家企業之力能為之,而是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協同,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各生態要素充分發揮合力去驅動。或許這便是生態體系的又一大價值,于生態主、于生態伙伴、于生態主與伙伴的共同客戶、于整個產業鏈而言,都將產生“聚變”效應,帶來巨大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