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房產經紀領軍品牌鏈家公布了“安心服務承諾”的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國鏈家累計賠墊付228760筆,累計支付安心保障金34.16億元。鏈家同時推出“投訴單公示”、“承諾標準化”等升級舉措,打造更完善、透明、高效的保障賠付體系,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安心的服務體驗。 2013年,鏈家針對房產交易中的主要痛點首次推出四大安心服務承諾,并在其后多年持續豐富,從最初單一的二手房全面覆蓋了二手房、租賃、新房三大板塊,承諾條款總數突破43個大類,通過一筆筆“真金白銀”的賠付,讓承諾能夠真正落實執行,為眾多消費者避免了經濟損失。 去年1月,李先生通過廣州鏈家成交了一套二手房,然而過戶前一日,經紀人再次查冊時發現,該房屋竟在簽約后被查封。經調查,原來業主曾因個人原因未支付裝修款,故被裝修公司查封了房產,業主雖然有申請解封,但至今未能成功。了解清楚原因后,廣州鏈家協助雙方簽署《解除協議》,除退還8萬元定金外,業主還要賠償李先生6萬元違約金,可隨后業主又以周轉不靈為由,拒絕支付。最終,廣州鏈家依據“交易資金 保障安全”和“交易不成 傭金全退”條款,為李先生墊付了8萬元定金,退還其繳納的中介費,并為李先生墊付了近3萬元的訴訟費用,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交易資金安全,贏得了李先生的認可。 在全國各地,還有許多消費者體驗到鏈家安心服務承諾帶來的保障,甚至交易結束后產生的許多問題也能快速得到解決。去年,客戶劉先生通過武漢鏈家購買了一套二手房,交房四個月后,劉先生去領取可視電話時被告知,這套房子自2019年到2020年期間欠繳物業費。經調查,原來這個小區在2020年時更換了物業公司,但可視電話仍歸前物業負責,因此前物業公司要求結清上任業主欠繳的物業費,才準許領取可視電話,而原業主以自己當時并未入住為由,拒絕處理。在武漢鏈家的積極溝通下,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欠繳的物業費由前物業公司向前業主追繳,可視電話由劉先生本人自行購買,而武漢鏈家也依據“物業欠費 先行墊付”的相關承諾,為劉先生主動墊付了這筆費用。 房產交易無小事,大至房屋查封、物業欠費,小至漏水保固,鏈家通過安心服務承諾,為消費者搭建起全面的保障體系。在成都鏈家,一位客戶在交房后發現漏水問題,經調查是因為樓上業主的衛生間漏水所致,秉承客戶至上原則,成都鏈家最終賠償給該客戶10000元;在南京鏈家,一位客戶在申請漏水保固補償后又發現新的漏水,雖然過戶時間已經不符合漏水保固的標準,南京鏈家仍然再次給予補償,兩次補償總計5300元;深圳鏈家一位客戶在交房后進行施工時,發現衛生間墻角出現漏水,經維修人員鑒定只是地面漏水,墻面不漏水,但深圳鏈家最終將補償金額增加到10000元,以彌補客戶墻面維修的損失。 自去年以來,鏈家還積極推進“投訴單公示”、“承諾標準化”等升級措施,構建更加完善、透明、高效的保障體系。 據介紹,安心服務承諾自2013年推出后,各城市鏈家也都陸續推出了自己的服務承諾版本,其中一些條款存在“表述不清楚、重點不突出、感知不清晰”等問題。自今年年初,鏈家即展開安心服務承諾的全國標準化工作,對各城市公司的承諾條款從標題到表述等都進行了全國統一。改進了部分表述不清晰、過于口語化的標題名稱;在承諾的具體表述上,向著更易于消費者記憶、理解與感知的方向改進,令重點信息表達更明確;并對部分條款的賠付金額,進行了全國統一,如將基礎八項條款中的“不吃差價賠付”條款,全國統一為“不吃差價,吃一賠十”。標準化后的服務承諾條款表述更清晰規范,消費者可更準確地了解交易保障權益,讓賠付更透明。 同時,房產交易流程多、鏈條長、參與服務角色多,服務過程中消費者難免產生各種各樣的不滿,導致除了高頻的客訴問題之外,實際交易過程中還存在大量個性化客訴。對此,鏈家嘗試創造系統性的解決方案來破解客訴處理難題,參考餐飲行業的“明廚亮灶”,從去年起開始推進投訴公示的能力建設。截至目前,已有16個城市的鏈家投訴信息向客戶端公示,有效提升了客訴處理時效。 “堅持‘客戶至上’的價值觀,鏈家始終致力于破解交易流程中存在的多種不確定性,為客戶帶去‘安全安心’的房產交易體驗。”鏈家相關負責人表示,“承諾并不是一成不變,我們還在不斷拓展服務的深度與寬度,探索更好的解決方案,探尋更多服務價值,讓每一筆交易都不負所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