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培訓市場持續走熱,在未來還將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為保障在線培訓機構提升教學質量,更好地為孩子服務,日前,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一行,深度考察了掌門教育上海總部。掌門教育創始人兼CEO張翼帶領公司核心高管,就企業人工智能、個性化教學以及線上教學效果等問題,與考察組進行了深度交流。中國中央教育電視臺也對此次考察進行全程跟蹤報道,旨在為在線教育行業規范發展提供借鑒。 倪閩景委員在考察中提到,在疫情比較嚴重的二三月份,部分在線機構紛紛開啟免費直播,讓隔離在家的中小學生可以高效高質學習,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價值和能量。后疫情時代,在線教育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被寄予了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普惠的期待,全力推進線上教學質量提升成為發展之重。 2020年人民網兩會調查結果顯示,規范校外線上培訓成為投票最高的選擇,師資被認為是確保線上教學質量的核心關鍵,也是倪閩景委員此行考察的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張翼介紹到,掌門教育長期以來一直將師資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已經建立了嚴格的教師篩選機制和長效培訓體系,在線老師的面試通過率不超過6%,從源頭上保障了教學質量。同時,掌門教育推出《在線教師行為規范標準及教學技巧指南》,為高素質教師隊伍打造制定了嚴苛標準,走在了行業規范化發展的前列。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加持,在線教育的形式、場景、內容等均呈現出智能化、多樣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勢。倪閩景委員在考察中發現,與傳統教學不同,技術賦能下的在線教育在個性化“因材施教”上效果顯著,甚至在教材上也根據學生的學情不同出現“動態”差異化。他同時提出,在線教育機構需要將線上教材備案,提高自糾自查能力,明晰內部教學流程,確保教學質量。 針對倪閩景委員的建議,張翼表示,目前,掌門教育已搭建起完整的在線教育智能化體系路徑,實現了“AI in all”的互動教學方式,運用科技力量重構新的高效學習方式,升級教學體驗,以技術串聯起智能化管控全流程。通過大數據,實現師生精準高效匹配;依托人臉識別、墨水筆識別以及語言識別等技術,將學生的課堂表現透明化、可視化,及時調整教學節奏;通過智能測評、智能課堂和智能作業三大環節,系統形成個人知識圖譜和知識路徑,精準推送教學內容和課后作業,數據追蹤、學情分析,精準匹配,優化校準,層層智能技術的疊加,掌門教育為孩子的高效學習打造正向循環。 在談及線上教育教材、內容的本地化、個性化上,張翼還向倪閩景委員一行介紹到,掌門教育的用戶已遍布全國600多個省市縣,地區跨度大,年級覆蓋廣,各地學情和考情不盡相同,不同省市的教材會存在差異。因此,掌門教育將兼顧個性化與教學質量的另一個發力點落在了教研上。 掌門教育搭建本地化研究院、個性化研究院、在線素質教育研究院、智能化研究院和少兒思維研究院組成掌門教研院,以差異化支撐個性化教學內容的持續穩定輸出,實現學科和學情的廣泛覆蓋。目前已自主研發課程材料超過120萬套,各省各學科專業智能題庫資源2000萬,全學科12萬知識顆粒。掌門課件由海量知識切片組成,知識切片涵蓋概述、知識點、例題和考點,每道試題都擁有35個常規標簽和10個能力標簽,差異化教研為前端教學提供針對性支撐,從而最大化釋放掌門優秀教師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取得長遠進步。 疫情為在線教育按下“加速器”,如何保證用戶體驗,如何堅守課程質量,如何轉化留存用戶,都需要在線教育企業不斷思考,掌門教育也將繼續升級優化產品、教研教學,為在線教育行業健康發展做出表率,為更多學子提供優質高效、個性化的教學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