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上水才發現家里沒米了,馬上通過外賣下單,差不多兩分鐘時間,米就到了家門口。”這是成都菜大全服務商賈俊波在談到美團配送時,最先想到的場景。 菜大全是美團外賣自主孵化的品牌,助力傳統菜市場實現線上經營升級,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可以買到新鮮的食材。疫情時期,在美團配送的助力下,多家菜市場為附近居民提供了“30分鐘新鮮食材送上門” 的服務。賈俊波感嘆:“自從有了外賣小哥,菜場店主和老百姓都感受到了極大的便利。” “30分鐘到家”深得老百姓信賴,助力街邊菜場線上創收 賈俊波介紹,今年3月份菜大全項目落地成都,接入菜大全后,訂單就呈現高速增長趨勢,單店一天能達到140單左右,峰值一天280單。他運營的8家菜大全,在疫情期間為附近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解封后為忙碌的上班族提供了便利。“用戶很信賴菜大全,騎手也很喜歡在菜大全駐場。” 即時配送帶來的體驗正逐漸成為消費者的剛需。賈俊波舉例道:“前段時間有個到店的老客戶來買菜,說買完菜后把菜帶到公司,下班直接拿回家。我建議他在線上下個預訂單,等他下班回到家時,騎手正好幫他把產品送過來。”賈俊波表示,用戶線上下單鮮活類產品,魚和雞等食材都是現殺,一定程度保留了食材的新鮮度。同時線上有一些增值服務,比如:買西紅柿的人一般都會買雞蛋,買魚的人會買豆腐,線上會把兩者搭配著賣,有需求的客戶可以直接選購,避免了一個一個購買的繁瑣。除此之外,菜大全還在線上為食材貼上標簽,給客戶普及產品屬性,讓客戶更精準地購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美團配送聯合中物聯發布的《疫情中的即時配送》報告顯示,1月20日到4月30日期間,美團配送平臺上新注冊且拿到收入的騎手有79.15萬。配送運力的補足加強,也讓即時配送業務得到進一步發展。賈俊波稱,除了駐場的騎手,菜大全一個區域內有七八十個配送騎手,密度非常大,能夠很好地滿足用戶的日常生活需求。即時配送的便利也吸引了眾多以往線下到店的老客戶轉向線上采購。 “燒上水發現家里沒米,水還沒開,米就送到手里了” “生鮮配送不僅是疫情期間的需求,現在也是消費者生活中常見的需求。”賈俊波表示,此前有一個用戶準備做飯時,放上水發現家里沒米了,緊忙在線上下了單,差不多兩分鐘時間,騎手就把米送到了家門口。“水還沒燒開,米就送到手里了,蠻意外的。” 萬物到家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便利,也讓消費者權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賈俊波說:“之前人們在超市、菜市場買到里面壞了的洋蔥,通常這個事情就算了,不可能再去找商家,但線上購買的商品往往會進行反饋。有一次用戶買了5個皮蛋,有一個皮蛋壞了,用戶反饋之后,我們馬上重新給他送了一個。” 為了完美“履約”,騎手也會把配送場景中遇到的問題反饋菜大全,比如雞蛋和豆腐在配送過程中出現顛簸容易損壞,對此,菜大全也會對配送過程進行改良,把易損壞的商品單獨存放。”在賈俊波看來,線上買菜最后的閉環就是在配送環節,配送環節是線上生鮮履約的咽喉所在。 日前,人社部發文表示,“網約配送員”已成為現代城市生活的“新基礎設施”。疫情期間,美團騎手奔走在大街小巷,以無接觸配送的方式,將生活用品、新鮮疏菜以及必備藥品等送到消費者手中,擔負起了保障民生的重任,為“抗疫”提供助力。美團配送在剛剛舉辦的“共筑新基建·萬物皆到家”戰略溝通會上也提出,未來將持續“開放”和“普惠”,幫廣大商家做“送上門的好生意”。 “萬物到家”時代對于消費者而言,意味著萬物皆可線上買,對于商戶則意味著萬物都可送到家。作為連接商戶和消費者的即時配送,已經并將在后疫情時代發揮更大的價值,給商戶和用戶帶來更好的價值和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