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離西溪濕地不遠的城西銀泰城。 小碼王將總部設在這樣一座高檔寫字樓,與其全國30個校區的選址一樣, 在在線教育火熱發展的今天,小碼王卻另辟蹊徑,從線下切入少兒編程市場跑通了自己的模式。 “當時切入線下是基于對市場發展階段的判斷,一個市場剛開始肯定是非剛需的,只有極少部分人能接受,所以需要市場教育,而市場教育最佳的方式就是線下面對面的交流。”小碼王創始人王江有這樣解釋自己的商業模式選擇。 “新事物總是高端人群先接受”,以線下市場為切入口 相比于國外,少兒編程在中國是新鮮事物,2017年才迎來大量玩家入局,尚處于發展初期。 “一個新鮮事物的出現,總是高端人群先接受,然后才逐步擴展到中產階級和普通大眾;這不是歧視,是一個客觀規律。”王江有的觀點與美國傳播學學者羅杰斯如出一轍。 羅杰斯《創新的擴散》一書中講到新事物是逐漸被不同人群接受的,依次是創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跟進者、后期跟進者和滯后者。 王江有口中的高端人群指的正是這些早期接受新事物的人。 基于此,小碼王將自己定位在滿足高端用戶的需求上。目前,小碼王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全國十多個重點城市開設了三十家旗艦校區。 王江有認為,目前,少兒編程還處在培養用戶的階段;全國都存在少兒編程的市場需求,既有應試的需求也有素質教育的需求,缺的只是市場教育和用戶培養。 據了解,小碼王會進入學校組織大量公益活動,如編程一小時等,告訴家長孩子應該學習編程。王江有自豪地告訴:“在杭州我們就進入了80所小學,給社團、老師做公益的培訓,占到杭州小學數量的近五成。” 今年以來,不斷有少兒編程企業入局,好未來、新東方等傳統教育巨頭也參與其中。王江有認為,巨頭的入局對于行業是有利的,因為巨頭有品牌背書,會進行市場教育,這樣也推動著行業的發展。 線上還是線下、一對一還是小班課,隨著玩家增多,模式的爭論自然就會出現。“這是因為大家對于少兒編程的理解不一樣,面對一個新興市場,需要大家去多嘗試。”王江有坦言。 從線下到線上,“以用戶的需求為重” 當然,王江有對于小碼王的模式充滿了自信。 一直以來,小碼王面向7-16歲的青少年,采用線下小班(10人)的方式進行教學,完課率達到98%,續費率達到90%。從2016年6月第一家校區開業算起,小碼王用兩年的時間,已經擁有超萬名學生。而就在今年5月,小碼王推出了自己的在線業務品牌“小碼世界”。 從線下的快速擴張到布局線上,小碼王考慮的是“用戶的需求”。 “布局在線業務是因為客戶的驅動,小碼王的影響力做出去了,不斷有新客戶出現,有一些客戶受到地理空間的限制,需要線上的課程。” 但是王江有認為:“線上的教學難度要比線下難很多,因為線上沒有真實場景,老師的駕馭難度很高,需要有豐富的經驗,所以小碼世界線上課程的老師都是小碼王線下最優秀的老師,他們知道在哪些環節學生會出現什么問題,這就減少了很多無效的溝通和試錯。” 接下來,小碼王將并行線上線下兩方面的業務。“因為用戶群是有分類的,有一批用戶認為,教育就應該有線下的場景,而有少量的用戶會以便利性為優先考慮,傾向線上課程。” 當然,有著20年互聯網和IT教育從業經驗的王江有認為,小碼王課程的成熟和師資的積累是布局線上的基礎。 “課程不是同質化,而是差異化極大” 少兒編程的產品形態主要分為軟件編程教學與硬件編程培訓。軟件教學指基于Scratch、Python、C++等編程語言給學生搭建可視化圖形編程平臺和代碼編程學習平臺等,配套編程游戲、 網頁、動畫、音樂等。硬件主要指機器部件,如機器人編程,電子元件等。業內一直認為,少兒編程教育的課程同質化是行業一大痛點。 但王江有卻認為恰恰相反:“當前,少兒編程的課程不是同質化嚴重,而是差異化極大。” 王江有告訴,造成這樣的誤解是因為小碼王定義了少兒編程的課程體系;此前雖然也有少兒編程企業教授Scratch課程,但是從小碼王開始,才逐漸形成了從Scratch到Python再到C++的完善課程邏輯和體系。 據了解,小碼王目前的課程包括四類:基于Scratch平臺的趣味編程課,APP Inventor手機應用開發,Python,以及C++程序開發,前兩類面向低年齡層的學生,高年級學生則可學習 C/C++、Python等課程。而這四類課程的設置在課程難度上,與小碼王設計的“入門-提升-應用-競賽”的課程體系相契合。 王江有認為,雖然大家都基于Scratch開發課程,但是小碼王是將其作為工具,更重要的是借助它學習編程的思想,但是很多少兒編程企業只是為了教會孩子Scratch這一項技術,這就是完全不同層次的理解了,這也說明課程其實存在極大的差異化。 為了能夠對少兒編程教育有更深入的理解,小碼王于2017年12月成立了“小碼研究院”。據悉,小碼研究院的常設機構由計算機教育專家、人工智能專家、信息奧賽教練、少兒成長教育專家4人組成,同時會根據一線教研人員的反饋,研究全球少兒編程的理論、實踐和體系。 目前,小碼王的團隊已經超過700人,其中有一半是技術和教學教研團隊。 對于行業普遍認為的“師資缺乏”問題,王江有認為,以現在互聯網和IT發展的情況,完全可以從容的找到足夠的編程老師。“這里的老師指的不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計算機專業畢業并不能代表會編程,而擁有項目開發經歷的工程師才真正會編程。” 小碼王對于師資的培養方式是首先尋找軟件工程師,然后通過標簽篩選出其中適合從事教育的,再通過為期一個月的強化培訓、考核和淘汰,留下真正適合的持證上崗。 “這樣做是因為小碼王對于教育有敬畏,教育必須是有良心的、負責任的,要給孩子最好的課程和老師。” “少兒編程是一種思維方式”,培養的是未來人才 從當前來看,少兒編程教育有兩個發展方向:素質教育和競賽升學。但是,從長期來看,這兩個方向并不矛盾,因為未來的應試和升學也會更多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新高考的改革正是體現了這一點。 去年,編程被正式納入浙江新高考,國務院也發布規劃要求大力推廣少兒編程教育。 隨著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國家、學校和家長都逐漸認識到了編程教育的重要。今年教師節宣布將回歸教育的馬云曾說:“教育必須改革,否則30年后孩子將沒有工作。” “在未來,編程將是一個基礎的能力。而編程教育是一門語言、一種思維習慣和一種表達方式的養成,最適合從小開始。小碼王正是通過少兒編程這個最佳的方式培養孩子面向未來的能力,以及提升孩子的創新力、想象力、探究式學習與批判式思維的能力。”王江有暢想。 小碼王獲數千萬A輪融資,致力于線下青少年編程培訓 【盤點】理性看待風口,少兒編程仍有四大問題亟待解決 資本熱市場冷,同質化競爭明顯的少兒編程如何在C端突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