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一段時間以來,谷歌圍繞著Android系統展開了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操作,在這其中傳說將對Android系統收費的消息也更吸引了大量的關注。而作為其從Android系統上獲取收益的核心之一,日前有消息稱谷歌將在Google Play上推出新的收費服務項目。 谷歌或將推出月付費的Play Pass 日前Android開發者論壇網站XDA中有網友發現,有代碼和Google Opinion Rewards的調查暗示,谷歌將有可能會推出Play Pass應用訂閱服務。在訂閱這項服務之后,每月只需支付一定的費用,就能夠享用價值數百美元的各類應用。 作為目前全球最知名的兩家應用分發渠道,App Store和Google Play在過去的時光里為蘋果和谷歌兩位巨頭貢獻了大筆的利潤。并且不可否認的是,App Store與Google Play伴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也創造了一套全新的數字分發商業模式,建立了用戶、開發者、平臺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三方共贏的機制。 相比于應用商店建立之初,如今的Apple Store及Google Play都發生了很多變化。2012年,谷歌在一次性付費買斷了免費+廣告并行的模式之外,推出了Google Play的訂閱服務,使得用戶可以按日、月、年的時間單位進行APP內部訂閱,此舉也為第三方開發者帶來了更為靈活的收費模式。 這一點與iOS上的Apple Music會員、愛奇藝會員、微博會員的訂閱服務是同一類型,相比開發者為了獲取前期成本將軟件一次性出售或者通過廣告變現,訂閱模式對于獨立開發者來說顯然更有吸引力,也讓基于應用商店的分發和推薦讓細水長流成為可能。 什么值得買之谷歌版 盡管受到了以堡壘之夜開發商Epic Games、在線視頻巨頭Netflix、音樂流媒體Spotify等業界巨頭的質疑,但以應用商店為核心的分發模式,依然是目前移動端上最核心的樞紐。不過在應用商店的分發模型愈發老邁,以及受到嚴峻挑戰的今天,Google Play盡管依舊是當仁不讓的Android第一大渠道,但是面對“更懶”也更挑剔的用戶,谷歌推出這種付費訂閱包服務,僅僅是順應潮流而已。 當然,相比于一般的訂閱服務,傳言中的谷歌Play Pass稍有不同,它并非是由平臺上某些開發者來決定,而是平臺運營方作出的決策。作為更為強勢的一方,谷歌幾乎可以動用Google Play上的所有資源,確實也有能力保證每個月的Play Pass,能給用戶提供極具吸引力的應用。 谷歌版的“什么值得買”,可能就是Play Pass的真面目。事實上,目前不管是Apple Store還是Google Play上的訂閱服務都顯得比較“繁瑣”,不同開發者所提供的服務也基本是分隔開的,這對于續訂或是取消付費都會造成一定的麻煩。而谷歌得益于其平臺運營方的地位,能夠要求或者說服開發者提供相當于一種類似整合服務的“捆綁包”,這就和紐約時報、彭博社的付費墻一樣,由谷歌這樣的專業人士來親自“帶貨”。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一攬子的訂閱套餐服務目前在互聯網中并不少見,只不過呈現給用戶的形態更有不同。比如說,大名鼎鼎的Steam特賣捆綁包,價值3000多的十幾款大作只需要幾百就能夠拿下,讓消費者一看就能感覺到賺了。因此可以預見的是,谷歌也會采用一個大部分用戶可以接受的定價,來實現持續收費的愿景。 如何從用戶口袋里掏錢,是一門學問 將免費用戶轉化為付費其實是最難的,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Google Play用戶下載了超過360億個應用程序,而iOS用戶則下載了150億個應用程序。但有意思的是,App Store累積的應用下載量不到Google Play一半,可Google Play的營收卻被Apple Store甩開了整整一個身位。 作為追趕者,谷歌有理由采用這種“看起來向用戶讓利”的模式,來促使一些原本對于付費抱有疑慮的用戶。對于很多幾塊或者幾十塊的付費APP,用戶肯定是更加傾向于買斷,但是花相對較少的費用就可體驗到價值數百美元的付費內容,想必也會打動很多“精打細算”的用戶。 但需要指出的是,谷歌這項新服務并非完美無缺,其想要真正落地還需邁過多道難關。首先,谷歌會按月將原本需要付費下載的APP免費提供給訂閱用戶,那么一旦訂閱暫停,這些已經下載的APP怎么辦?能夠想到的方案,差不多就是像Office 365一樣,過期之后停用大部分功能,并提高使用過程中的易用性來敦促用戶續訂。 其次,Play Pass肯定是和谷歌賬號綁定,但是實際上數字游戲所有權以及相關DRM政策在業界的爭議本身就很大,一旦游戲下架(主動或者被動),谷歌就需要妥善處理。不論是學習Apple Store從已購項目之中找回,還是向Steam在Subscriber Agreement中規定用戶只擁有對于數字版的訂閱權,也都是可選策略。 最后,也是大家關注的核心問題,Play Pass每個月的具體內容是如何選擇的?谷歌的編輯團隊需要在保證公平性的基礎上,盡可能的為用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選擇,同時也要協調好開發者的分成協議,而毫無疑問的是,像《Minecraft》、《殺手:狙擊》、《極品飛車:最高通緝》、《聚爆》等長時間霸榜的大作,應該也會是Play Pass的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