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夏加爾名畫《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文/ 陸小鹿 畫面中,一個男人站在屋頂上拉小提琴,四周白雪皚皚,唯有音符流淌。比較奇怪的是,他為什么要把男人畫在屋頂上?在屋頂上拉琴,不危險嗎? 很久以前,看過朱莉婭·羅伯茨主演的電影《諾丁山》。朱莉婭在里面飾演一位好萊塢明星安娜,偶然的機會,安娜在英國諾丁山小鎮的某家小書店里,結識了個性靦腆的書店老板威廉,并與他擦出愛情的火花。 電影里有個片段是這樣的—— 安娜借住在威廉家,望著墻壁上的一幅畫,對威廉說:“我不敢相信你有這張圖片。” 威廉反問:“你喜歡夏加爾?” “對,我感覺愛情就該像那樣,飄浮在湛藍的天空。” “還有山羊拉小提琴”,威廉補充道。 “嗯,是的,沒有山羊拉小提琴,就不算幸福了。” 他們談論的這幅畫,便是夏加爾的名作《新娘》。后來的劇情透露出,其實朱莉婭家中也有這幅畫。一個好萊塢明星和一個書店小老板,不約而同在家里掛著《新娘》,這說明了什么?我想,至少說明夏加爾的受眾群體是廣泛的。 圖為夏加爾名作《新娘》 馬克·夏加爾,法籍俄裔的“超現實主義”畫家,畫作風格極具個人特色,特色之一便是“飄浮”。在他的畫作中,不但物品會飛,動物植物會飛,連人物也會飛。 我第一次看夏加爾的真跡,是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的蓬皮杜現代藝術大師展上。那次,我看到了夏加爾的《舉著酒杯的雙人像》。在那幅畫中,夏加爾就將自己飄浮起來,騎上妻子的肩頭,頭頂上還畫了一個飛翔的紫色小天使,充滿了自由夢幻色彩。“飄浮”,正是夏加爾創造夢幻繪畫世界的表現方式之一。 夏加爾畫作的第二個特色是愛畫牛羊,這大約與他的童年經歷有關。小時候,夏加爾生活在俄國小鎮維捷布斯克,每天都看到牛羊被送進屠宰場,他心懷憐憫,兒時的心靈感觸影響了一生的創作。 比較有趣的是,他常在牛羊身邊畫一把小提琴,營造出牛羊拉小提琴的童真浪漫色彩,比如《諾丁山》里提到的那幅《新娘》,畫面中披著潔白婚紗的新娘身邊,就有一只山羊在拉小提琴。 事實上,小提琴這個意象在夏加爾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可以說就是他畫作的第三大特色,他甚至還畫過公雞拉小提琴。我曾不明白為什么他那么愛畫小提琴,看過一本有關夏加爾的書后才知,小提琴一直被猶太人用在重要的場合,比如生日、婚禮、葬禮等,而夏加爾正出生于猶太家庭。 夏加爾有幅名畫叫做《屋頂上的小提琴手》,畫面中,一個男人站在屋頂上拉小提琴,四周白雪皚皚,唯有音符流淌。比較奇怪的是,他為什么要把男人畫在屋頂上?在屋頂上拉琴,不危險嗎? 有天我逛豆瓣,無意間看到一部上世紀70年代的歌舞片,名字也叫《屋頂上的小提琴手》,頓時來了興趣,一睹為快。 我這才了解到為什么夏加爾要將小提琴手畫在屋頂上。原來,“屋頂上的小提琴手”是猶太人的一句諺語,指很艱難但又很美好的事——就像突然找到了通關密碼,一股私密的樂趣傳遍我的周身。所謂見識,見與識有時就是這樣融會貫通的,好似兩個不同方向的人突然走到橋頭會合了。 (本微信公眾號專稿) 這是“朝花時文”第1806期。請直接點右下角“寫評論”發表對這篇文章的高見。投稿郵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類型:散文隨筆,尤喜有思想有觀點有干貨不無病呻吟;當下熱點文化現象、熱門影視劇評論、熱門舞臺演出評論、熱門長篇小說評論,尤喜針對熱點、切中時弊、抓住創作傾向趨勢者;請特別注意:不接受詩歌投稿。也許你可以在這里見到有你自己出現的一期,特優者也有可能被選入全新上線的上海觀察“朝花時文”欄目或解放日報“朝花”版。來稿請務必注明地址郵編身份證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