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美食很多,愛吃和會吃是許多外國朋友對于中國朋友的印象,而在眾多美食中,火鍋可謂是聚餐待客的好食物。不論冬夏季吃火鍋的人都很多,在眾多的火鍋品牌中,海底撈可以算是一個佼佼者了。海底撈以干凈整潔,服務好被人稱贊,其實這家火鍋店的經(jīng)營理念就是顧客至上。 和許多餐飲行業(yè)人士不同,海底撈創(chuàng)始人張勇奉行“好吃并不是核心競爭力”,甚至公開表示“凡是吹自己口味好的,都死得很快!”這背后的邏輯是,在如今的個性化時代,口味往往因人而異,如果把“好吃”作為自己的核心標簽,反而容易招黑,相反,服務卻是最直觀的評價標準。即便有人會將這套價值觀冠以各種時新的術語加以雕飾,但這幾乎是二十多年前海底撈誕生時就攜帶的基因,正是這種基因才使得海底撈越做越大直至上市。 根據(jù)海底撈創(chuàng)始人張勇的說法,從下定決心要上市,到在港交所敲鐘,僅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作為時下中國最有話題的火鍋品牌之一,雖然海底撈自9月26日以18.8港元/股的價格上市以來到11月6日已跌至17.12港元/股,但其總市值仍然高達907億港幣,是“連鎖火鍋第一股”呷哺呷哺(120億港幣)市值的近八倍。憑借著上市,創(chuàng)業(yè)24年的張勇夫婦身價接近600億。 而事實上,張勇夫婦的實際收益遠不止于此。 有媒體發(fā)現(xiàn),海底撈此前用于擴張餐廳的資金來源中,似乎并不包括經(jīng)營利潤。聆訊資料顯示,海底撈上半年派發(fā)股息8880萬美元,合人民幣5.84億元,占當期凈利潤的90%以上。也就是說,在公司規(guī)模擴張的關鍵時期,海底撈竟然將9成利潤用于分紅。 2015年至2017年,海底撈分別派息2700萬元、10.14萬元和7.52萬元,占當年凈利潤比重分別為6.57%、103.68%和62.98%。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海底撈累計凈利潤為32.31億元,期間累計分紅18.82億元,分掉了近6成的累計凈利潤。 那么這些利潤都分給了誰呢?其實,大家只知道海底撈的老板是張勇,卻不知道當年可是有四個人一起創(chuàng)辦的。 剛開始開火鍋店的時候,海底撈還只是小辣椒,張勇拉著自己的好兄弟施勇宏以及各自的老婆湊了錢開了一家只有四個桌子的火鍋店。張勇當時賭博欠了不少的錢,于是就找到了工友以及好兄弟商量著一起做生意賺大錢,張勇其實連燒飯都是不會的,只不過他很好學,苦心鉆研,研制出了自己的火鍋底料。并且張勇特別注重服務,有客人喜歡辣醬,他還會特地跑去送辣醬,有遠客來臨,還會讓服務員去擦皮鞋。 后來火鍋店做大,張勇明白家族企業(yè)不利于公司的發(fā)展,于是就讓兩方的妻子都回家了,并且還讓自己的好兄弟回家給了1000多塊錢說要買了他手里的股票。施勇宏知道自己在經(jīng)商這方面不如張勇索性也就同意了,雖然自己心里不大舒服。 不過施勇宏手里的那些股票在如今可是值得200多億的,如果當初他沒有讓出來,可能海底撈火鍋店也不能發(fā)展成如今的局面。現(xiàn)在張勇從一家火鍋店老板成為上市餐飲公司創(chuàng)始人,賺了550億后就移民新加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