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著變化,就拿大眾日常的支付方式來說,在這兩年支付寶與微信等移動支付巨頭的加持之下,我國移動支付的普及率是越來越高,許多人出門在外也是不再攜帶現金,只需手機在手即可,不僅客觀上避免了丟失現金的麻煩,在支付效率上也是更為便捷。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移動支付在多方面的優勢,我國移動支付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根據相關機構數據,僅2017年我國移動支付規模就達到了120萬億左右,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移動支付規模依舊在快速增長,就拿2018年Q1季度來說,我國移動支付規模便突破了40萬億元,對比之下去年同期僅有19萬億元左右。 而在我國移動支付規??焖僭鲩L的同時,我國的互聯網金融也是走上了快車道,規模同樣是越來越大,不過事情總是有雙面性的,在我國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相應的弊端也是有所顯現,比如有的不法分子通過互聯網金融進行洗錢的現象還是時常發生的。 當然對于這種現象國家是萬萬不能放任其發展的,而為了規范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以及切實預防洗錢活動,在上個月央行也是聯合銀保監會、證監會發布了相應的防洗錢一系列新規,而這些新規將會從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從新規的相應內容來看,央行這次對于通過互聯網金融洗錢是下了狠手了。 首先央行明確從業機構要制定并完善反洗錢的控制制度,并建立大額交易的的檢測系統,在新規實施后,客戶當日累計交易額超過5萬元以上,外幣1萬美元以上,相應的從業機構都要在交易后的5個工作日內提交大額交易報告,簡單來說今后任何通過互聯網金融交易的大額資金,都會被央行所監管,而在得到這些數據后,央行便能有效分析是否有洗錢的可能性。 此外從業機構要確定并適時調整客戶風險等級,不得為不明身份或者拒絕身份驗證的客戶提供服務,不得為客戶開匿名賬戶或者假賬戶,也就是說今后任何資金都要做到有來源有依據,而這對于想要洗錢的不法分子影響可以說是相當大的,不少網友了解后也是紛紛表示完全支持,小伙伴們,對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