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前兩年的野蠻生長,互聯網金融行業終于在逐步完善的監管政策下完成快速洗牌,隨著很多“三無”互金公司垮臺,行業日益風清氣正,這也給行業帶來新的思考。 從互金到金融科技 眾所周知,互聯網金融之所以應運而生,其初衷是補齊傳統金融業無法覆蓋的領域,滿足更多中小企業和客戶的金融需求,實現普惠金融。而在早期,不少公司采用把金融服務搬到互聯網的初級模式去改造行業,只是業務上的“互聯網+”而忽略了更本質的金融創新,其模式注定迎來失敗。 筆者認為,真正的金融創新絕不只是簡單的互聯網+,首先是要在深入理解金融服務本質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勢實現科技與金融服務的有效融合;其次要站在行業和用戶痛點的基礎上,在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充分控制風險,保障投資安全。也就是說,只有推動互聯網金融平臺向金融科技轉型,才能更好的實現金融創新和普惠金融。 事實上,相關部門也已經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并積極通過政策引導來加快平臺的轉型。11月9日,北京金融監管局公布了《北京市促進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8年-2022年)》,《規劃》中明確,金融科技范疇主要圍繞新技術與金融功能的融合。 在具體規劃路徑上,一方面積極推動影響金融科技功能應用的底層技術發展,完善各類技術市場設施。另一方面大力促進技術應用落地,同時更有效地防范和把控金融風險。 此次《規劃》清晰地傳遞出監管部門鼓勵和扶持金融科技產業發展,并希望行業排名靠前的金融科技公司能發揮模范帶頭所用。機會只垂青有準備的人,在新金融時代,提前布局金融科技的平臺無疑會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更加脫穎而出。 作為國內金融科技行業的排頭兵,宜人貸以最早在紐交所成功上市而聞名于大眾,但其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提升,根本原因在于多年來堅持以科技驅動金融創新,由此鍛造出強大的硬實力。 宜人貸未雨綢繆 2017年,宜人貸率先在行業內發布首個“金融科技能力共享平臺YEP”,向行業合作伙伴輸出科技、風控以及獲客等金融能力。 YEP平臺有針對性地解決客戶獲取成本高、風控成本高、客戶體驗差等當前行業發展中的眾多“弊病”,為消費金融的資金方、場景方科技賦能,共同服務實體經濟。自2017年3月發布至今,就已經與70余家包括銀行、保險、消費金融公司在內的機構伙伴達成合作。 YEP平臺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擁有天時、地利和人和三大要素:1. 宜人貸的發展理念就是用科技驅動金融創新,因此敢于長期投入,這也是YEP能率先推出的先決條件;2.YEP解決了行業通病,它提供的三項核心能力——科技、風控和精準獲客,都是金融業務的絕對痛點,合作方因此樂意買單;3. 行業共享合作已經成為趨勢,YEP定位準確且技術優勢明顯,因此很快贏得了同行的青睞。 “YEP共享平臺對行業開放后,不符合宜人貸定位的客群,就可以轉介給入駐YEP共享平臺的企業,降低了行業的獲客成本,有效地提升客戶體驗。我們還會通過YEP平臺輸出數據抓取和反欺詐的能力,提升整個行業的有效性。”宜人貸CEO方以涵指出。 在我看來,YEP共享平臺的意義不僅在于鞏固了宜人貸和多家產業伙伴的戰略合作,提高了公司收益;尤為重要的是,宜人貸強大的金融科技實力和開放能力得到業界一致認可,其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為今后的業內及跨界合作奠定基礎。 今年6月,全球知名投行高盛宣布與宜人貸達成合作,高盛將向宜人貸提供了一筆3.24億的資金,使用期限為3年。無獨有偶,7月下旬,宜人貸與新網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流量分發、數據積累與分析、智能營銷、用戶觸達等諸多領域進行合作。項目啟動至今,新網銀行與宜人貸合作累計交易金額達到了1億元。 除了與兩大金融機構的合作,今年以來,宜人貸與互聯網巨頭百度也加強了戰略協同,雙方在線上獲客合作基礎上,推出了全新的金融解決方案,這也為雙方未來的合作探索了新的方向。 宜人貸與高盛、新網銀行、百度等企業的合作,涵蓋了技術、資金、資產等多方面,這充分體現了頂級機構對宜人貸金融科技實力的肯定和信任。宜人貸借此快速奠定了在新興金融科技平臺里的頭部地位,這有助于其推進與更多行業伙伴的合作,提升未來的商業變現能力。 寫在最后 當前,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傳統金融業也開始積極涉及金融科技,與相關企業展開合作和良性競爭,這無疑鞭策著更多互金平臺加速轉型之路。宜人貸的例子已經說明了,無論是大機構還是新興企業,都能創造有價值的金融服務,它既要求平臺對金融業本質有著深刻理解,更在于平臺必須打造技術護城河,只有二者得兼,才能實現真正的金融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