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和信息技術對傳統汽車工業構成了越來越大的挑戰。尤其是中國給德國汽車工業帶來了沉重的競爭壓力,而令人詫異的是,中國競爭力提升,德國功不可沒。 德國街頭已經能夠看到特斯拉推出的電動車,但數量很有限,還只是一種并未得到廣泛認可的新產品。盡管特斯拉的量產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但其發展勢頭已經對德國傳統的汽車工業構成了壓力。杜伊斯堡愛森大學的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ffer )表示:"我們堅信,2019年年內,特斯拉將成為德國電動車市場上的龍頭老大。" 德國人認為:新建企業和初創公司正在迅速趕超汽車工業界的老牌廠家。這些后起之秀帶來的新潮流和新技術令老牌汽車品牌疲于應付。很多汽車行業學家和交通局學家堅信,電動汽車將決定汽車工業的未來。而在這一領域,新型企業要比老牌汽車廠家更具有優勢。 杜登霍夫對德國之聲表示,在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 - 美國。特斯拉過去三個月的銷量比奧迪總銷量多出25%。 "2019年春季,特斯拉3將進入德國市場,屆時德國的特斯拉熱也會進一步升溫。" 誰能吃下中國市場 就是最終贏家 由于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特斯拉首先加大了對中國的投資。本周一,特斯拉創辦者馬斯克親自參加了上海新廠的奠基儀式。按照計劃,特斯拉不僅會在上海生產電動車,還將在這里制造配套的電池。今年年底,上海的特斯拉3生產線將建成投產。馬斯克希望以這款電動車在中國這一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取得突破。 德國人創辦的中國企業 另一家值得德國汽車廠家密切關注的企業是中國的拜騰。幾名寶馬高管創建了這家公司。雖然迄今為止,該公司還只有幾款概念車,但據稱年底首批量產的城市越野SUV就將投放中國市場。拜騰總裁畢福康(Carsten Breitfeld)對德國《商報》表示,位于南京的工廠已接近完工,而試驗車型的生產早在去年五月就已經開始。 在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人們可以對一些新車型先睹為快。這些新車將于2019年第三季度進入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汽車市場。去年,拜騰曾在洛杉磯展出一款電動城市SUV概念車:M-Byte(上圖)。現在該車的內飾也已達到批量生產水平。不過,外形還沒有最終確定。 除了鐵皮和馬達,軟件和服務更為重要 畢福康在洛杉磯宣布:"單純造車和買車的時代即將成為歷史。"同智能手機一樣,汽車將成為一個硬件平臺,目的是向客戶推銷各類數碼服務。他說:"這才是未來的營銷模式,我們開辦公司也正是為了這一目的。" 他認為,拜騰作為初創公司比傳統汽車廠家更具有這一方面的優勢。畢福康說:"對于那些擁有15萬或25萬員工的企業來說,要想完全轉變營銷模式將會非常困難。" 不過,在拉斯維加斯展會上,一些傳統汽車廠家也推出了電動車技術和服務,期望引起業界的關注。過去幾年來,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正在逐步轉變為汽車技術展,核心內容包括汽車聯網和自動駕駛。今年,奧迪、福特和戴姆勒也參加了展會。 大眾汽車今年則沒有參加CES。不過,作為德國最大的汽車廠家,大眾事實上也非常重視自動駕駛和汽車聯網技術的研發。 大眾汽車希望能夠繼續保持在中國市場上的成就。為此目的,大眾已經將中國市場定義為核心業務。本周一,大眾董事會主席蒂斯(Herbert Diess)已經親自接管中國業務。他在北京表示:"大眾公司的未來將取決于中國市場。"他說,過去很長時間內,西方汽車企業將技術帶入中國,而現在很多創新技術是直接在中國誕生的,比如自動駕駛和電動車技術領域中國就已經"遙遙領先"。 通過對電動車的補貼以及對燃油汽車的限制,中國政府計劃在2020年實現至少運行500萬輛電動車的目標。據稱,去年中國市場總共銷售了100萬臺電動汽車。 競爭日益白熱化 大眾車總銷量的40%得益于中國市場。但今年的業務將異常艱難,因為中國政府規定,汽車廠家必須完成一定的電動車銷售配額。完不成規定指標的汽車廠家將面臨處罰。 此外,由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可供瓜分的蛋糕正在變得越來越小。老牌企業同市場新秀的競爭則將愈演愈烈。而在電動汽車領域,德國廠家迄今為止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